松江鲈

[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头扁平,向后渐侧扁。]

在上海、苏浙一带称四鳃鲈,其个体虽小,但肉质细嫩、洁白、鲜美。鲈鱼脍,即莼羹鲈脍,在历史上被誉为“中国第一大菜”,用松江特产“雉尾莼”及鸡汤、火腿、香菇、冬笋、虾仁等佐料为伴,同在火锅内烹煮,其味鲜滑肥美,久烹不老,品尝者均称毕生难忘。因此,研究、发展松江鲈的养殖,具有重要实在的经济意义。

  一、鱼池

[鱼池;顾名思义就是渔夫用来养鱼的一个池塘,渔夫会根据所饲养的鱼的品种选择相应的鱼池。]

松江鲈鱼人工养殖技术介绍

条件

  池溏可以采用水泥池或硬质底土池,在池底或池壁铺放一些竹筒,或用砖、瓦等堆成洞*状以适应松江鲈白天栖息在*暗处、夜间出来觅食活动的特性。池溏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好,东西走向,长宽之比为2∶1,池溏坡度可以大一点,池底要平整,稍有坡斜度,利于排干池水。池溏面积不宜太大,一般以300平方米

[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

~700平方米为宜,水深不超过1米。水源水质要好,鱼池要紧靠水源,水源一定要是活水,不能是死水,循环水最好。

  二、鱼苗

[也叫“鱼花”。]

暂养

[ ...]

  池溏经过药物鱼消毒后,必须待药物毒性消失后,才可放入鱼苗。暂养鱼苗的池溏以300平方米为好,一般可放养

[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

松江鲈鱼苗5000尾左右。在放入鱼苗之前,池中需施放基肥,如粪肥、绿肥等。待鱼池水质转肥后,可放入一定数量的淡水虾类,使其能繁殖幼虾,作为松江鲈的饵料。在松江鲈鱼苗放入鱼池以后,要以培育鲢、鳙鱼种

[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

的方法进行饲养,使水中有丰富的浮游动物,但水质绝不能和培育鲢、鳙鱼种一样肥,要掌握在水中虾类于凌晨时不因缺氧而浮头为准,一般水中溶解氧要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放养松江鲈鱼苗的时间,可以在4月底至5月底这段时间内进行,从沿海浅海处和江河近海的水闸处,捕捞鱼苗进行暂养,暂养到1个半月左右就应进行分塘饲养直至成鱼

[成鱼,是淡水鱼的一种,皮滑,主要颜色为黑色和褐色,可以人工养殖。]

  三、成鱼饲养

  成鱼鱼池大小一般以700平方米左右为好,可分为单养和混养

[混养(polyculture)是指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

两种。700平方米左右的单养鱼池

[养鱼池也就是用来养鱼的池子。]

可投放夏花鱼种1000尾左右,池溏中要适当放些肥料,经常投喂活虾、小型底栖性鱼类或活的蝇蛆。混养鱼池一般效果较差,不宜提倡。必须注意混养的鱼种,其适宜与草鱼鳊鱼混养,而不宜与鲢、鳙鱼种或亲鱼混养。

  四、日常管理

  松江鲈的生存条件要求极高,生态环境的要求也与家鱼的饲养方法不一样,故日常饲养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每天早、中、晚必须巡视池塘,根据各种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每天黎明时检查有否浮头现象;松江鲈的食料小虾、小鱼有否缺氧现象;病鱼、死鱼是否及时捞掉。近黄昏时检查有无浮头的预兆,以保证夜间的安全。特别是在酷暑季节,天气突变、闷热无风、*霾或降雨前后一定要加强巡塘,掌握鱼情,经常注入新鲜水,水质保持良好,做好防逃、防病等工作。

  五、鱼病防治

  1.白皮病

  症状发病初期,尾柄处出现一些白色小点,并很快的扩大,致使背鳍与臀鳍病变向体表至尾鳍基部发展,皆成白色,不久即死亡。

  病原体

[病原体(pathogens)指可造**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立克次氏体、寄生虫、真菌)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

为白皮极毛杆菌,菌体为杆状,顶端有1根~2根鞭毛。

  发病情况在鱼种和成鱼阶段均有发生,发病时间在6月~12月。

  预防方法保持鱼池水质清爽,饲料丰富、新鲜。在捕捞操作时,尽量防止鱼体受伤,放养鱼种前,使用(2~3)×10-6浓度的硝酸亚汞洗浴1小时左右。若发现浸浴时鱼有缺氧症状,可进行充气增氧。

  治疗方法硝酸亚汞(0.1~0.2)×10-6浓度全池泼酒;“五倍子”(2~4)×10-6浓度全池泼酒。

  2.锚头

[锚头在整个工业中其实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注浆,桥梁建造,稳固土坡,结构安装,互联网等等领域都有应用。]

鳋病

  症状在病鱼体表肉眼可看到可看到锚头鳋。锚头鳋头部钻入的部位,其四周组织红肿发炎。特别对鱼种的危害比成鱼更为严重。一尾松江鲈身上往往叮着有4个~6个锚头鳋。病原体由锚头鳋寄生而引起。锚头鳋对鱼种的危害较大,此病终年可以发生,以6月~10月为多。

  预防方法用生石灰带水清塘,可以杀灭水中的锚头鳋幼虫以及带有成虫的鱼和蝌蚪。放养鱼种时,用(5~10)×10-6浓度的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物接触,易发生**,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

浸洗;放养以后,鱼池加注新水时,让水流过过滤器,可以避免锚头鳋幼虫随水流进入鱼池,以便有效地防止此病发生。

  治疗方法在水温20℃以上时,用8万分之一

[【词目】万分之一【拼音】wàn fēn zhī yī【释义】1、可表示相对值很小,即占总体的比例很小,只有0.01%。]

至10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浸洗,具体事件视鱼体的忍耐力而定。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