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养殖黄鳝需要掌握好五个关键技术要点


  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的养成的几个关键点是“种要选好”、“水要调好”、“水草植好”、“投饵恰好”、“防病做好”。

  黄鳝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的苗种准备和处理

  1、准备黄鳝的种苗:黄鳝苗来源主要有(1)黄鳝苗全人工繁殖,但目前数量较少,关键是亲鳝的培育[培育,指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和选择性成熟的亲鳝,然后注射催产剂采用人工授精[人工授精(AI)是指采用非**的方式将**递送到女性生殖道中以达到使女子受孕目的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ART)。]方式,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同家鱼孵化方式;(2)半人工方式,不用人工授精,注射催产剂后让其自然产卵再用家鱼方式孵化;(3)采捕天然苗,在5-9月间在稻田、沟渠、湖泊浅滩杂草区或成鳝养殖塘寻找泡沫**的产卵孵化巢捞取后放在25-30℃水体中孵化。

  2、培育鳝苗:鳝苗培育宜采用小水泥池,深30-1000px,池底铺125px左右的泥土,可用“精博强氯精”或生石灰清塘消毒;按0.5-1kg/m2施有机肥或施“氨基酸肥水膏”、“肥蛛宝”等培养水质;移植丝蚯蚓,放养水葫芦或水花生[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草。]等水生植物;开口饵料以丝蚯蚓最好,也可投喂浮游动物如“红虫”或鱼糜、蛋黄等,或用“豆浆饲养法”;培育密度1000-2000尾/m2,后期要减低密度,注意及时将大小分开,以免互相残杀。

  3、鳝种优选:人工培育的鳝种在培育过程中即可优选,但目前大多数都是收购野外采捕的鳝种,因此更要注意优选。对体表有伤、电捕苗(有淤血)、钩捕苗、体态异常和体色[昆虫的颜色多数是由体壁和它的衍生物产生出来的,也有的来自不同的皮下组织或血液。]异常以及粘液明显较少的苗不能选购。常见的鳝种有(1)深黄大花斑[花斑又叫石斑鱼,属鲈形目,体长椭圆形稍侧扁,口大,具辅上颌骨,牙细尖,有的扩大成犬牙。]鳝,体色深黄,全身分布不规则的褐色大斑,此种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个国家或地区采取有效适应措施的能力,体现资源和制度等方向的综合实力。]强,个体大,是养殖最佳品种;(2)土红大花斑鳝,体色土红,布满花斑,适应能力好,生长快,个体大,是养殖的优质对象;(3)浅黄细斑鳝,体色浅黄,花斑较小较细无斑线,生长速度较快,适应能力较好,因来源广是目前主要养殖的品种;(4)其他如体色青色、浅黑色、浅白色[作家浅白色,已出版《始终不聪明》等多部作品。]等生长速度慢,特别是青色细斑鳝几乎长不大,而且适应能力差。

  4、驯食:在鳝的人工养成中要考虑成本和饲料来源,因此要及时驯食,开始3d不要投喂,再投喂蚯蚓、黄粉虫[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螺蚌肉、蝇蛆,再逐步少量混入其他饲料。7d后即可稳定投入固定的配比饲料。驯食时间开始在傍晚或晚上进行,如有需要在白天投喂,后可慢慢将时间引至白天,但一般黄鳝养成都在傍晚投食以利于黄鳝在晚间摄食。

  5、鳝种放入前要消毒处理:可用3-5%的盐水或“菌毒净”、“聚维酮碘溶液”药浴10分钟。并注意温差<2℃,以防感冒。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