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肉鸡标准化[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养殖很多时候是在讲饲养管理,有时不经意的漏洞就会引起疾病发生。根据相关的资料表明,近就诊治了一例由于管‘理漏洞引发感冒、肾型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支气管并继发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的病例,经过综合治疗后预后良好,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东营市某养殖户饲养3万只肉鸡,分二个棚养殖,其中一个棚7日龄防疫以后死亡50余只。剖检主要表现脱水和花斑肾的症状,经过投服三天通肾药物,花斑肾症状有所缓解,停药一天后,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又有所提升,多时达到1%。另一鸡棚也陆续发病。

饲养管理不当也能引发肉鸡大肠杆菌病

二、临床症状

开始时鸡釆食量略减少,大群里有打盹的鸡出现;病鸡流鼻涕、咳嗽、甩鼻;死亡鸡只干爪、脱水,**皮肤紧贴肌肉上;几天后打盹、溜边鸡陆续增多,脱水现象不明显,病鸡排黄白色稀粪;死亡鸡只多半鸡爪发白。

三、剖检变化

剖检死亡鸡只主要病变表现:肾脏肿大、色淡,呈“花斑”状;泄殖腔内有一包未排出的白色尿酸盐;胸腺、脾脏萎缩;肝脏发黑;后期死亡鸡只主要表现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大部分鸡肌胃内膜有溃疡灶,轻重不一。

四、诊断

根据询问畜主鸡群的发病史,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感冒、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并继发大肠杆菌病。

五、治疗

1、治疗原则

抗菌抗**[**(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解除免疫抑制[免疫抑制(英语:immunosuppression),是指对于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保肝护肾,提高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和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综合治疗

上午选择低肾毒性的抗**药新感康(中药抗**药为主)和治疗大肠杆菌的药物大杆净;下午和晚上用葡萄糖+维生素C+肝肾康;经过三天的治疗,鸡群恢复很好,死亡率大大降低。

六、小结

由于饲养员[饲养员是汉语词汇,拼音sì yǎng yuán,解释为饲养牲畜的人。]工作量大,鸡只育雏期温度控制不好,造成温度偏低,经常出现聚堆现象;再有,前期饲养密度过大,没有及时分群,使得有害气体沉积过多,冷应激和过多的有害气体使得鸡群出现感冒、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此外,防止继发感染的药物使用不及时或者不敏感,就会造成大肠杆菌病的暴发;还有,当前鸡只处于亚临床状态的情况很多,各种免疫抑制病对机体的隐性影响,腺胃炎肌胃炎对**的伤害,进而影响机体免疫力、抵抗力。

平时的饲养管理及用药程序上应该给以很大的关注。肉鸡饲养前期,温度和湿度控制尤为重要,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疾病的发生。因此,规模化鸡场一定要建立健全标准化的饲养流程,定期培训饲养员,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及时修正管理方法,以应对气候引起的变化。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