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到来,就意味着养殖场的鹅可能会出现产蛋下降的现象。因为影响鹅产蛋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大家需要分辨出是什么原因导致产蛋量下降,然后再去对症治疗。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影响鹅产蛋的因素有哪些?怎么才能让鹅多下蛋呢?
影响鹅产蛋的因素有哪些?
1、环境应激:
人们饲养的鹅都是由野鹅经人工驯化繁育而成,它们仍保持着对环境应激条件敏感的生物学特性,而母鹅敏感度比肉鹅更是高得多。环境应激因素会引起鹅不同程度的神经紧张、内分泌失调,吃食、喝水、运动等行为反常并引起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产蛋减少甚至停止产蛋。夏季雨天,尤其是雷雨交加天气的强烈应激,更容易引起鹅*乱、惊群,导致产蛋下降。
2、饲养管理:
舍内和运动场长期潮湿泥泞、水质**、天气变化等因素很容易导致鹅出现食欲降低或饲料利用率下降,导致产蛋下降5%~10%;鹅若在育成期间患病、饲喂饮水不足、育雏管理**、光照不足,都会导致均匀度差,进而影响其产蛋期的产蛋量。
3、营养:
能量不足、蛋白质不足、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含量不足和矿物质的缺乏都会对产蛋量有一定的影响。饲料种类及饲料来源不同造成蛋白质不稳定或饲喂配比不合理,而引起减蛋,甚至停产;常见维生素B1及A、C、D、E不足会引起减蛋;钙、磷含量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当也会引起鹅产蛋率下降,软壳蛋和畸形蛋比例增加。
4、疾病:
某些疾病(禽流感、腺**感染、禽霍乱、大肠杆菌病、蛋子瘟、寄生虫病等)的发生会引起鹅大幅度减蛋,甚至造成群体停产。另外,卵巢和输卵管
[输卵管是女性内***的组成部分,其外观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侧与宫角相连通,外端游离,与卵巢接近,全长为8-15cm。]炎症的发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产蛋率下降甚至停产,畸形蛋比例增高。
5、药物:
在生产中,普遍存在滥用或乱用药物问题,造成耐药菌株大大增加,久治不愈,严重影响产蛋。尤其以磺胺类
[磺胺类药物是叶酸合成***,由于价廉和对泌尿道、沙眼等病原体感染的疗效而一直被使用。]药物为主,使用磺胺类药物常常引起减蛋,建议在产蛋期尽量避免使用磺胺类药物。
夏季鹅不下蛋是因为什么?
1、膘情:
喂得过肥的母鹅,卵巢和输卵管周围沉积了大量脂肪,使体内分泌机能失调,影响卵细胞的生成,因而产蛋量大大降低,甚至停产。过瘦,营养缺乏,产蛋量自然要降低或停产。对过肥鹅要适当减少或停喂精饲料
[精饲料又称精料,是相对于粗饲料而言的,是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内含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含量低,可消化养分含量多的一类饲料。],圈养母鹅适当增加运动或放牧。过瘦母鹅,要及时增喂精饲料,应注意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晚上还要给产蛋鹅加1~2次精饲料。
2、粪便:
如果鹅排出的粪便粗大、松软呈条状,表面有光泽,轻轻拨动能分成几段,说明营养适宜,消化正常。若排出的粪便细小结实、颜色发黑,轻轻拨动粪便后断面成颗粒状,表明精饲料喂量过多,青饲料
[青饲料(也叫青绿饲料、绿饲料),是指可以用作饲料的植物新鲜茎叶,因富含叶绿素而得名。]喂量过少,饲料中营养成分较高不易吸收,引起消化吸收不正常,应减少精饲料的比重,增加青饲料的饲喂。要是鹅排出的粪便颜色浅、不成形,一排出就散开,说明精饲料喂量不足,青饲料喂量过多,饲料中营养水平过低,应补喂精饲料。
怎样让鹅多下蛋?
1、环境要舒适:
让母鹅们在一定恒温的环境温度中,这个是关键,一会冷一会热的,我们养的鹅们就会**。鹅舍温度应保持在8℃~10℃左右,要每天都给充足的阳光照射,每天光照在15小时~16小时右左。
2、合理喂食饲料:
要给种鹅们多加精料,给他们也调下餐,给它们一个合理的饲料组合,玉米60%、糠麸20%、饼类18%、生长素和蛋壳粉2%,每只种鹅日喂咱们给它们配好的精料150克~200克,要分3次喂给,一次给那么多就太多了,其中一次安排在夜晚10点~12点,即熄灯前增喂一次颗粒料,这样就能大大提高产蛋率。
3、调整日粮营养:
蛋白质的多少决定鹅的产蛋率、蛋重及蛋白质消化率和吸收率。日粮中蛋白质充足,是提高鹅产蛋率的关键,在产蛋旺季应保持在20%以上。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要合理搭配,日粮中过多或缺少都会直接引起产蛋率的下降,严重者停止产蛋或患病。
4、加强运动:
在鹅舍养鹅,白天的时候要让鹅多活动活动,外面如果比较冷,那就在舍内,多让鹅跑跑,多驱动一下鹅群,让们在舍内作圈内运动,不要太多动作,轻轻的,以免吓到种鹅们。
5、定期打扫卫生:
做好种鹅们的卫生工作,给他们的圈舍要常清扫,保持鹅下面垫的草干净干燥,多换多晒,装饲料的工具每周用碱水刷1次。作好鹅场消毒和防虫鼠。
以上就是“影响鹅产蛋的因素有哪些?怎么才能让鹅多下蛋?”。想要让鹅多下蛋,那么大家在养殖的时候,就需要从各方面来进行管理,从而减少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