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场或者养鸭场禽流感[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冒,是由**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接**生,很多养鸡户都特别注意防范,有的养殖户会问家里的鸡近出现张嘴出气,喉咙上有痰响,不会是禽流感吧?鸡患了禽流感的症状是什么?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鸡禽流感症状,鸡禽流感防治措施:
鸡禽流感症状
鸡禽流感的原因
鸡禽流行**冒简称鸡禽流感,是由A型流行**冒**引起的家禽和野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的临床表现有多种类型,有的呈无症状表现的隐**染,有的呈致死率较低呼吸道[呼吸道,respiratorytract,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感染,有的则呈致死率很高的急性出血**染,并可传染人。由于其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鸡禽流感的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可由数小时至数天。其临床表现主要因感染**的亚型而呈现不同的症状。
1.最急性型系由高致病性[致病性是较为固定的性状,如有的病原物引起叶斑,有的病原物则引起组织腐烂。]毒株所引起,常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
2.急性型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症的类型,此型病鸡潜伏期较短,一般为4~5天。常由中等致病性毒株所致,是目前发生禽流感常见的一种病型。以呼吸道、肠道、生殖或神经系统的异常为主。发病率高但致死率较低。此型病鸡常见的症状为精神沉郁,体温急剧上升(43℃~44℃),食欲减退或消失,消瘦,母鸡就巢性增强,产蛋量减少。轻度至重度的呼吸道症状,病禽呈现咳嗽、喷嚏,气管有哕音和大量流泪。由于副鼻窦腔肿大而使头、脸部水肿,流粘液性鼻汁,严重时可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患者主观上感觉吸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鸡冠、肉髯发紫或苍白,**部皮肤发紫,羽毛松乱。有的病禽可出现神经症状或下痢。病程短,致死率较低。
3.慢性型此型系由中、低致病力的毒株引起,出现轻微的一过性呼吸道症状(不显**染)。通常野鸟和鸭呈现此种病型。单纯的鸭流感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很低或无死亡,但在细菌继发感染时常是引起致死的重要原因。本病在养鸭业发达的国家都曾有过报道,有的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但大多数只是引起较轻的呼吸道症状或无任何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株的毒力强弱有关。
病鸭与带毒鸭是主要传染源。**可在带毒鸭的肠道和泄殖腔粘膜上皮细胞内大量增殖,随粪便排出。试验证明,其排毒期可长达30天。
2~6周龄的雏鸭易感,感染后有的无明显症状,很快死亡。多数病鸭呈现呼吸道症状,病初打喷嚏,有浆液性或粘液性鼻分泌物,常堵塞鼻孔,引起呼吸困难,病鸭为了缓解呼吸困难,常摆头或张口喘息。一侧或两侧眶下窦肿胀。慢**例缺乏特征性症状,仅见羽毛松乱,消瘦,生长发育缓慢。
鸡禽流感防治措施
1、鸡禽流感预防措施
由于禽流感病原的多型性、易变性,宿主的广泛性,传播途径的多样性,病症的复杂性等因素,对其防制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
一是不从禽流感疫区引进种禽、种蛋。在引种前必须了解该国和该地区近年有无禽流感疫情,严禁在有禽流感疫情的国家和地区引进种禽和种蛋。
二是切实贯彻口岸动物检疫法规。对来自非疫区禽类及其产品,包括家禽、野禽、观赏鸟类,初生雏鸡(鸟)、雏火鸡、种蛋、家禽和珍禽**、鲜肉,供工业用的禽产品、生物制品等都要进行细致认真的禽流感检疫。应按程序进行隔离、检测,确定为*性时方可进口。
三是切实做好养殖场的各项防疫工作。在生产中应尽量避免家禽与野禽的密切接触,尤其是不要接触野鸭等。这对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传入具有重要意义。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养禽场,认真执行人员进出场规则,必要时须经主管人员许可方能进场。参观人员及来场办事人员进入生产区、饲养区之前应经过消毒(衣服、鞋子),更换场区工作服[工作服是为工作需要而特制的服装,也是职员统一着装的服装。]、鞋后方可进入场区,按指定路线活动,并遵守防疫规定。场内不准带入可能带有禽流感**的禽产品及物品。饲养人员必须生活在养禽场内,生产人员(饲养员、饲料调配人员)、兽医等进人生产区,应穿戴工作服和工作鞋、帽,工作服、鞋、帽应经常清洗消毒,不可穿戴出生产区。严禁工作人员[**手下的治安-gongzuorenyuan]相互串栋。工作人员家在养禽场附近的,平时不得回家,家中不可饲养家禽和野禽。工作人员家庭所食用的鸡蛋、鸡肉均由场内统一供应。兽医人员不得对外诊病。
平时禽舍应关闭,以避免野鸟、鼠类进入。场内消毒应由专人管理,消毒池要定期更换和补充消毒液,以保持有效浓度,并监督出入人员、车辆的消毒。保持场内环境、道路和禽舍内的清洁卫生,须定期清理、清扫、消毒,堆粪场应按时清除,防止乱倒、乱堆禽粪。
2、发生禽流感后的扑灭措施
一是早期确诊,严格**。发现禽流感病禽后,要及早确诊,严格隔离。发现鸡群中出现有禽流感临床症状的可疑病禽,应立即组织人员会诊,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确定鸡群的发病情况。查清发病鸡群的日龄、临床症状、病死率、发病鸡舍的数量、传染力大小、疫情传播的速度、死亡病鸡的剖检变化等。研究、制定相应的防疫措施。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决不允许瞒报和谎报疫情。严格规范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认的程序。省级畜牧兽医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派2名以上禽流感专家到现场临床诊断,症状明显的,可疑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对怀疑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及时采集病料,送省级实验室做血清学检测,诊断结果为阳性的,可确定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对疑似病例必须派专人将病料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做进一步鉴定,病料不得邮寄。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对各地送检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并将结果报告农业部。
二是划定疫区,及时采取扑灭措施。畜牧兽医行政部门对疫点周围3千米以内的所有禽类进行扑杀。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地区5千米内的所有禽类按规定进行强制免疫。
疫区的范围应视发病的地区而定,疫区的界线要依河流、道路等天然屏障为界。在疫区边界的各个路口设立检疫站。检疫站内的工作人员负责对过往车辆进行消毒,严禁疫区内与禽有关的产品、设备(包括禽胴体、禽蛋、养禽设备等)外运。工作人员要做到24小时值班,做好来往车辆的消毒工作。
对疫区内所有的病禽(包括鸡、观赏鸟和野鸟)都应全部扑杀。所有扑杀处理的和病死的禽尸体采用掩埋、焚烧等方法做无害化处理。采用掩埋措施时,埋尸坑的深度必须在2米以上,放入尸体后上面的土层至少要有2米厚。掩埋地点尽可能在疫区现场,以减少运输和避免运输尸体途中污染周围环境。掩埋坑应远离水源、电缆线、水管、煤气管道等设施。掩埋坑附近应设立标志,不得用于农业生产。也可在指定地点烧毁尸体。
3、禽流感免疫程序
由于禽流感血清型较多,而且交叉保护性差。因此,接种**时,必须针对当地流行的亚型,选择相应的亚型**免疫,方可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目前一般应用灭活**进行免疫,主要是预防H;和H。亚型的禽流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免疫程序。一般蛋鸡应在20~30日龄首免,产蛋前120~140日龄二免,240~260日龄三免。肉仔鸡是1~10日龄免疫1次,接种剂量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应根据所选用**的说明书要求进行。
以上就是鸡禽流感症状,鸡禽流感防治措施的具体内容,禽流感与鸡感冒冬季易发病,禽流感症状与鸡感冒症状有相似的地方,为不造成误诊,要区别好鸡感冒和禽流感症状。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