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20日龄后,常常发生肉鸡复合型肠炎:以腹泻、粪便中含有没消化好的饲料、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或体重减轻、脱水和饲料报酬下降为特征。目前,此种疾病普遍流行,虽然死亡率不高,但造成的隐性经济损失。此病不是单一的小肠[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球虫[球虫(学名:Sphaerozoum fuscum)为球虫科球虫属的动物。]感染、细菌性肠炎,也不是一般的消化**[消化**(dyspepsia)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它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种综合征。老百姓习惯称其为“肉鸡肠毒综合征”。
一、主要症状及流行特点:
1、本病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季节(6-8月),2-5周龄肉仔鸡和种鸡多见;
2、发生小肠球虫、蛔虫及肠道损伤疾病时都易继发本病;
3、饲养密度过大、鸡舍潮湿、垫料污染、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缺乏、水质污染等都易诱发本病;
4、饲料变质**、霉变极易导致本病;发病初期,鸡群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个别鸡粪便变稀、不成形,粪中含有没消化的饲料。
随着时间的延长,整个鸡群的大部分鸡开始腹泻,有的鸡群发生水泻,粪便变得更稀薄,不成形、不成堆、粪便中有较多没消化的饲料,粪便的颜色变浅,略显浅**或浅黄绿色。当鸡群中多数鸡出现此种粪便之后约2~3天,鸡群的采食量开始明显下降,一般下降10~20%左右,有的鸡群采食量可下降30%以上。此病的中、后期个别鸡会出现神经兴奋、疯跑,之后瘫软死亡。
二、主要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部位在小肠下三分之一段,肠粘膜充血、肿胀,粘膜表面出现茶**弥漫性坏死,呈地毯状。小肠充气膨胀,肠壁薄,容易破裂,内充满暗绿色或豆渣样内容物。其它脏器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三、发病机理:
(1)病原:
①、小肠球虫的感染: 由于小肠球虫在肠粘膜上大量生长繁殖,导致肠粘膜增厚,严重脱落及出血等病变、几乎使饲料不能消化吸收,同时,对水分的吸收也明显减少,尽管鸡大量饮水,也会引起脱水现象。这是引起肉鸡粪便变稀,粪中带有没消化的饲料的原因之一;
②、由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感染(一般与鸡球虫病[球虫病是一种对家禽肠道有损害的寄生虫病。]合并感染,因为球虫感染是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和发病的主要原因):引起鸡坏死性肠炎,以排红褐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样稀粪为特征。
在临床上,容易将鸡坏死性肠炎和鸡的小肠球虫病混淆,认为有血痢便是球虫病,但使用抗球虫药却收不到理想效果。其实,急性鸡坏死性肠炎和鸡球虫病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血痢,重要的鉴别点是:坏死性肠炎仅小肠的中后段病变,肠管因充气而明显膨胀增粗2~3倍,其他肠段无明显变化,而小肠球虫病的病变主要在中段,但肠壁明显增厚,剪开病变肠段出现自动外翻等。
(2)肠道内环境的变化:在小肠球虫感染的过程中,小肠球虫在肠粘膜细胞里快速裂殖生殖,因球虫的大量增殖需要消耗宿主细胞的大量氧,导致小肠粘膜组织产生大量*酸,使得肉鸡肠腔内PH值严重降低。由于肠道PH值的改变,肠道菌群发生改变,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特别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茵、产气夹膜杆菌等趁机大量繁殖,球虫与有害菌相互协同,加强了致病性。肠道内容物pH值的下降,会使各种消化酶的消化能力下降,饲料消化**;另外,PH值的下降,会**肠道粘膜,使肠的蠕动加快加强。消化液排出增多,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缩短,消化时间减少,导致饲料消化**;由于肠的蠕动加快加强,胆囊分泌的胆汁迅速从肠道排出,与没消化的饲料混合在一起,形成该病的特征性粪便——略带浅**的粪便。
(3)饲料中维生素、能量和蛋白质的影响:饲料营养越丰富,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越高,症状也越严重,品质较低的饲料相对发病率较低。这是因为,在球虫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中,大量的能量,蛋白质和部分维生素促进二者大量繁殖,加重症状。
(4)电解质[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大量丢失:在该病发生的过程中,球虫和细菌大量快速生长繁殖,导致消化**,肠道吸收障碍,电解质的吸收减少。同时,由于大量的肠粘膜细胞迅速破坏,使电解质大量丢失,出现生理生化障碍,特别是钾离子的大量丢失,会导致心脏的兴奋性过度增强,是肉鸡猝死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多的原因之一。
(5)自体中毒:在发病的过程中,大量的肠上皮细胞破裂,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分解,以及球虫虫体死亡、崩解等产生大量有毒物质,被机体吸收后发生自体中毒。从而在临床上出现先兴奋不安,后瘫软昏迷衰竭死亡的情况图片图片四、综合防治:肉鸡肠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疾病,我们应该按照多病因的治疗原则(抗球虫、抗菌、调节肠道内环境、补充部分电解质和部分维生素)来加以治疗,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具体方案是:
1、预防、治疗小肠球虫病是有效防治该病的首要前提,所以在肉鸡生产中应特别注重预防球虫病的发生。预防时球迪;
2、小肠球虫与肠炎混合感染发病时:首先可用大剂量青霉素(5~10万单位/只鸡)消炎1~2天,然后用药,用药治疗时可选用肠毒快克+球迪等。饮水中同时添加黄金维他3、消毒:选用**性小的消毒剂(净原)带鸡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