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热应激病是指动物受到热应激源强烈**而发生的一种适应性疾病,本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气候突然变热的季节或鸡群密度过大、通风**的鸡舍,常于午夜后死亡。本文为大家介绍了蛋鸡热应激症状,以及蛋鸡热应激防治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蛋鸡热应激症状
发病鸡群普遍表现体温升高,张口呼吸,翅膀张开,伏卧少动;饮水剧增,采食量明显减少,重者废食,排水样稀薄粪便;产蛋量下降,蛋重减轻,蛋内容物稀薄,蛋壳变薄易碎,破壳率高,软皮蛋率明显增加,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会大幅度下降;雏鸡、育成鸡则表现为生长发育**,合格率、均匀度都有所下降。如果热应激持续时间很长,在后期则会因为发生“热应激综合症”而导致鸡体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衰竭而死亡。
蛋鸡热应激防治
1、降低鸡群密度
对产蛋鸡群中病、残、弱鸡、低产寡产鸡提前淘汰,高产期或高峰期来临的鸡群中对体重严格不达标或高峰期仍未开产的鸡应及时淘汰掉。淘汰的数量原则上是有多少淘汰多少,这样做不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有助于减少鸡群的饲养密度,降低鸡群散热,改善饲养环境。
2、改善硬件设施,安装通风、湿帘、喷水降温、除尘设施
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化设备,建立高标准鸡舍,为鸡提供舒适生存、生产环境,看似基建成本增加,但是良好的生产性能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
3、调整饲喂时间和次数
热应激对蛋鸡营养代谢的影响主要是降低蛋鸡的采食量,从而使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七大类,通常被称为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造成蛋鸡营养缺乏。因此,提高蛋鸡的采食量就成为热应激时营养调控的关键,较为可行的方法就是调整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次数。喂料时间要做到提前和延后,即安排在清晨和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在温度高时的午前午后绝食2-5小时,使蛋鸡产生饥饿感,可以提高晚上饲喂时的采食量。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饲料更加易变质变酸,降低适口性,同时鸡群的采食量降低,往往易出现剩料现象。因此,应增加饲喂次数,做到“少添勤喂”,并尽量选用颗粒饲料。
4、水管理
饮水对缓解热应激是非常重要的。高温下家禽饮水量的增加可补充因呼吸道和尿液排出而损失的水分。饮水的增加还可促进营养物质摄入量的增加。在高温和热应激阶段,持续供应新鲜、凉爽且干净的水将减轻热应激程度,提高水的消耗,防止由于蒸发造成的脱水。据观察,在29℃时,给鸡饮新鲜凉爽约l5℃的水,与温热水相比,能提高采食量5%一1O%。
5、调整光照
稳定科学的光照方案是保证蛋鸡高产的重要因素。为解决炎热季节蛋鸡采食量下降,可在不改变光照强度和时长的情况下,在凌晨0:00—3:00天气凉爽时给予1-2小时光照,同时加料一次,可有效增加采食量,改善鸡蛋品质,减少热应激造成的死亡。
6、营养调控措施
6.1 提高日粮能量水平
蛋鸡热应激采食量的降低使能量的摄入量不足,提高饲料中能量物质的含量可以改善热应激家禽的生产。目前一种较为理想的提高饲料中能量的方法是用脂肪(以植物油,尤以玉米油为佳)来代替碳水化合物,因为脂肪产热低,可改变饲料的适口性,延长饲料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蛋鸡的采食量和消化吸收。热应激时脂肪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以1.5%-3%为宜。另外,脂肪还有降低饲料粉尘、减少饲料损失等功能。但是脂肪易**变质,所以应同时加乙氧喹类抗**剂。在提高能量的同时,必须调整其他营养成分浓度(如增加蛋白质含量,保证合理的蛋白/能量比值),保持各种营养成分均衡,以保证鸡在低采食量情况下各种营养物质摄入的充足。
6.2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调整
在热应激时,传统方式往往是提高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来维持产蛋鸡蛋白质摄入的不足,但蛋白质代谢产生热量远高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增加了机体内的代谢产热积累。所以添加蛋白质不仅增加饲养成本,在一定程度还加剧了热应激。目前,很多营养学家提倡用氨基酸来替代蛋白质。氨基酸不必通过肠道内蛋白酶的分解就可直接吸收进入机体,可以减轻热应激受损肠道的负担,也能迅速补充机体所需。有研究发现蛋氨酸、赖氨酸可以缓解热应激。
6.3调节钙、磷的平衡
钙和磷是组成骨骼的主要矿物元素,而钙同时又是蛋壳的构成成分。由于热应激降低家禽对钙、磷的吸收,增加体内钙的排出,导致产蛋鸡低血钙和低血磷。所以必须调整日粮中的钙、磷(有效磷)含量及钙磷比例以保持其平衡。研究认为,热应激时,蛋鸡产蛋期日粮中钙和有效磷的适宜含量分别为4.0%~4.5%和0.4%~0.5%,且以粗粒贝壳粉或粗石粉形式作为钙源更有益于提高蛋重和蛋壳的质量。
6.4 合理补充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量元素
热应激条件下,家禽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2和生物素等,对缓解热应激,有很好的效果。另外,热应激引起蛋鸡醛固酮释放增加,醛固酮具有保钠排钾的功能,因此血钾降低,可以通过添加氯化钾[氯化钾,化学式KCl,无色立方晶体,常为长柱状。]提高机体钾离子的浓度,一般氯化钾的添加浓度为0.15%-0.30%。而热应激影响Mn、Se和Co等离子的吸收。所以,应按照日粮摄入量减少的幅度相应地提高在日粮中的含量。
6.5 调整电解质[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平衡
热应激可造成鸡体内电解质和酸碱的失衡。高温时,家禽通过呼吸散热使CO 呼出过量,导致pH值上升,即造成呼吸性碱中毒。在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₃,俗称小苏打。]、氯化钾及氯化铵等电解质可减缓热应激造成的危害。高温季节在蛋鸡日粮中添加0.2%氯化钠和0.2%碳酸氢钠能极显着地提高产蛋率、蛋壳品质和饲料转化率[转化率是指某一反应物转化的百分率或分率,转化物是针对反应物而言的。]。另有报道,在日粮中添加0.3%的碳酸氢钠可减轻热应激对机体的影响,提高其产蛋率及料蛋比,改善蛋壳质量。在饮水中加入0.26%的氯化钾可降低蛋鸡的冠温和体温,同时氯化钾能提高热应激蛋鸡的产蛋率,对蛋重和饲料利用率有升高的趋势。
6.6 添加抗应激物质
饲料中添加杆菌肽锌、酶制剂、***、酸化剂、中药制剂等,可有效缓解、预防热应激。杆菌肽锌能阻断机体产热,还可显着降低鸡的维持需要。高温下在日粮中添加100mg/kg的杆菌肽锌可大幅度提高蛋鸡的产蛋率。热应激条件下,在蛋鸡日粮中添加20g/kg速大肥(维吉尼亚霉素)可改进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率,提高产蛋率,增加蛋黄和蛋壳着色。酸化剂可防止在热应激中鸡的呼吸性碱中毒的危害,维持血液正常的pH值,同时,对净化水质、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也有作用。据报道,饲料中添加0.1%延胡索酸能明显缓解热应激。据资料介绍,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功效的中草药,对缓解家禽热应激有很好的作用。马得莹等(2005)指出,在蛋鸡日粮中分别添加l%的女真子、五味子、四君子汤及l0mg/kg的大豆黄酮可通过降低热应激下蛋鸡血清酶活性和提高分泌等途径改善蛋鸡生产性能;高温环境也会影响家禽消化道内各种酶的活性。应用饲料酶制剂(尤其是各种聚糖酶和植酸酶),可提高能量和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及减少排泄物中有机物、氮和磷的排放量,从而提高蛋鸡的饲料转化率和产蛋率。另据报道,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镇静剂,如氯丙嗪等能降低机能紧张,维持对机体各系统正常调节机能。降低代谢率,减少活动量和产热量,从而提高蛋鸡的耐热性。
蛋鸡热应激症状、蛋鸡热应激防治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养殖户们要想做好蛋鸡热应激的防治工作,了解蛋鸡热应激症状及防治措施是基本的工作。在养殖过程中,还要不断学习总结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很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