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养鸡中,有的疾病可使产蛋率下降到30%,有的几乎可使蛋鸡全部停产。其主要原因是养殖户在鸡发病期间和病愈后的饲养管理不当,致使鸡的生产性能得不到正常地发挥。蛋鸡病后怎样恢复生产性能?有哪些好方法?一起看看吧!
蛋鸡病后怎样恢复生产性能?有哪些好方法?
1.正确诊断及合理用药
经常细心观察鸡群状况,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首先诊断正确,其次药物的使用要有准确的剂量和疗程,建议采用中药治疗,或中西结合疗法。夏季气温偏高,鸡群采食量偏低,抵抗力差,禁用影响产蛋率的药物,以防产蛋率难以恢复原位。有些药物上标有“产蛋鸡禁用”字样,有两层含义:一类是影响产蛋,一类是或有药残,虽不影响产蛋(指药物可在蛋中残留,不符合食品安全)。
2.疾病引起的生殖系统[生殖系统是生物体内的和生殖密切相关的**成分的总称。]方面
如单一感染的卵巢炎、输卵管炎[输卵管炎是盆腔炎症性疾病的主要发病部位,大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者未婚者很少发生。],表现为蛋形蛋色不正常,可用杜仲口服液、补中益气散对输卵管进行修复。有些呼吸道[呼吸道,respiratorytract,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疾病过后,易出现鸡群腹泻现象,造成肠黏膜脱落,导致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七大类,通常被称为营养物质。]缺乏,引起产蛋率下降,可采用肠道抗菌药物,对肠道进行调理。
3.须疏肝通肾
病后养鸡户大多在饲料中添加壮阳补肾、**排卵药物,同时应用胆汁酸疏肝通肾、降胆祛瘀,因为肝是解毒**,同时也参与卵泡的成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肝脏中形成卵黄蛋白质和脂类,随后转运至卵巢,沉积于发育的卵泡中。)肾是排泄**,(肾藏精气,为生殖之本)在疾病或治疗期间,两**负担过重,功能受损,将影响其产蛋率。
4.及时补充多种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蛋白质
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因为维生素A能加快呼吸道及消化道等黏膜的修复,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可以减少应激,增强体质之功效。还应增加蛋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调理肠道内环境
在饲料中添加EM原露,改善肠道内环境,调整肠道的菌群平衡,可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代谢加强,尤其对未使用过益生素的鸡群,使用效果更明显。
6.增加光照时间
病后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一种物理术语,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或延长光照时间,特别是采用午夜补光法(凌晨1点-2点)开灯1小时,加光、加料可提高产蛋率。在夏季高温时这种办法必不可少。
7.及时淘汰绝产鸡
对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因对生殖系统破坏较大,病后很难恢复到原来产蛋率,常出现假母鸡和残弱鸡,应及时挑出淘汰,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蛋鸡病后是可以恢复生产性能的,广大养殖户要掌握以上7种好方法,增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