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丹毒[丹毒(erysipelas)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是养鸭过程中多发病症之一,为了更好的防治鸭丹毒,现将病因、症状以及防治方法做以下总结:;;
;病因:雏鸭丹毒病是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症[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染。]。2—3周龄的鸭多发。成年鸭较少发生。本病的发生无季节性,呈散发。猪是本病危险的传染源[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雏鸭患本病是因为饲喂了被该病源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误食患病鱼类而经消化道[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感染。鸭与猪等家畜接触,也可以通过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而感染。;
;病鸭往往不表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死亡鸭的冠及肉垂呈紫蓝色,有的关节肿胀。剖检病鸭可见脾脏明显肿大如鸡蛋,呈黑紫色,心外膜[心外膜(epicardium)是心包膜的脏层,其结构为浆膜(serous membrane),它的表层是间皮,间皮下面是薄层结缔组织,与心肌膜相连。]有出血点[出血点是指自发性出血不止,危及生命(包括颅内出血),出血的特点是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多为散在性针头大小的皮内形成瘀点或瘀斑,叫皮下出血点。],成年鸭的肌肉有出血。;
;防治:鸭舍要保持干燥,勤打扫。鸭不要与猪同圈(群)饲养,防止鸭感染本病。给鸭食用的动物或鱼类产品要进行煮沸。好喂给颗粒配合饲料。
;治疗可用青霉素[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按公斤体重2万-5万单位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1日2次,连用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