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肉鸡在每个阶段,多发病症有所不同。我们一一掌握,从而更好的去防病。
;①饲养前期(0~10日龄):主要控制沙门氏菌[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病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病。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一般在2%~3%,约占全期死亡总数的30%。
;②饲养中期(20~40日龄):主要控制球虫病[球虫病是一种对家禽肠道有损害的寄生虫病。](地面平养)、支原体[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病和大肠杆菌病,同时密切注意传染性法氏囊[法氏囊是鸟类特有的结构,位于泄殖腔后上方,囊壁充满淋巴组织。]病。死亡率一般在3%左右,约占全期死亡总数的35%。
;③饲养后期(45日龄至出栏):主要控制大肠杆菌病、**型新城疫[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及其混合感染。死亡率一般为3%~4%,约占全期死亡总数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