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蛋[[breeding egg] 可用于孵育繁衍幼禽的各种禽蛋,即受过精的蛋。]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率低的原因是什么?种蛋孵化率低怎么办?种蛋孵化率的高低一直是种禽场和孵化场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它直接关系着种禽场和孵化场的经济效益。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介绍种蛋孵化率低的问题。

种蛋孵化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一、种鸡的原因

  遗传因素。不同品种或不同品系的孵化率不同;近交种蛋孵化率低,因为鸡的致死基因可导致孵化末期的胚胎[胚胎是专指有性生殖而言,是指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结合成为合子之后,经过多次细胞**和细胞分化后形成的有发育成生物成体的能力的雏体。]死亡;杂交种蛋孵化率高。

种蛋孵化率低的原因是什么?种蛋孵化率低怎么办?

  种鸡周龄。母鸡初产期的蛋孵化率低;在30周龄~42周龄产的蛋孵化率高;以后随周龄增长而逐渐下降,约在45周龄后,孵化率降低2%~5%。

  母鸡产蛋量。鸡的产蛋量与孵化率呈正相关,即鸡群产蛋量高其孵化率也高;影响产蛋量的因素也同样影响孵化率。

  种鸡营养。日粮中营养不全如缺乏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孵化初期死胚增多;缺乏维生素D,孵化后期胚胎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高;缺乏B族维生素,蛋白稀薄,孵化中期死胚增加,弱雏增多。矿物元素钙、磷、锌、锰等缺乏,孵化率降低。

  种鸡管理。鸡舍温度、通风及垫草的状况**,造成舍内卫生较差,种蛋受到污染,从而影响孵化率。

  健康状况。种鸡感染蛔虫、鸡白痢、鸡支原体等病均影响孵化率。有些疾病如鸡白痢、鸡支原体病等,可以通过带菌母鸡经蛋传染。尤应注意。

  二、种蛋的原因

  种蛋的品质。裂缝、污秽、畸形、太大、太小的蛋孵化效果不佳。

  种蛋的保存。短期保存种蛋对孵化率的影响不大,但保存期延长就会导致孵化率不断下降。保存种蛋的温度太低,相对湿度[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不足,通风**,翻蛋不当,都影响孵化率。种蛋受冻、受振以及消毒不严,均可造成胚胎早期死亡增多,胚胎发育受阻,孵化率降低。

  三、孵化条件的原因

  温度。孵化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胚胎发育,严重时造成胚胎死亡。

  湿度。孵化湿度过大过小,都影响蛋内水分代谢,胚胎死亡率高。

  翻蛋。孵化中翻蛋不当或完全停止翻蛋,卵黄容易黏附于蛋壳膜上,影响胚胎运动,造成胎位不正,导致胚胎死亡。

  通风换气。孵化中通风**,会出现胎位不正和畸形,胚胎死亡率增高。

  供电不稳。在供电不稳的地区或孵化器出现故障,使孵化中停电时间过长,造成温度降低和机内温度不均匀,使胚胎发育受阻甚至全部损失。

种蛋孵化率低怎么办?

  一、加强种鸡的饲养管理

  要保证给种鸡提供优质的全价配合饲料,并按照饲养标准进行饲养,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使种鸡获得充足的营养,在满足蛋白质、能量的需求外,还要满足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的需求,以提高种鸡的产蛋性能和鸡蛋的质量,为提高种蛋的孵化率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加强种鸡的环境管理,为其提供适宜的生长、生产环境,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将公母鸡调整到适宜的比例,并要保证种公鸡旺盛的繁殖力,以提高种蛋的受精率[标准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100%,指受精蛋数占入孵蛋数的比例, 一般95%以上。],从而提高孵化率。

  二、严格选择种蛋,做好保存与消毒工作

  做好种蛋的选择工作是提高种蛋孵化率的关键,种蛋应选自生产性能高、无疾病、受精率高、饲养管理良好的种鸡群。蛋重要符合该品种的标准,蛋壳的质地要求均匀,形状为卵圆形,并且表面清洁、无裂缝。选择好种蛋后要进行妥善的保存,如果保存不当会导致孵化率下降,甚至无法孵化。保存种蛋的环境要求温度及湿度适宜,适温度为13~18℃,适相对湿度为75%~80%。要加强种蛋保存环境的通风换气工作,但是不能让风直接吹在种蛋上。种蛋的保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保存在1周之内,其中以3~5天的孵化率高。在种蛋的保存期间,如果超过1周,则要每天翻蛋1~2次,以防止胚胎与蛋壳粘连。因多种疾病会通过种蛋进行传播,所以要做好种蛋的消毒工作,可以提高种蛋的品质。

  三、创造适宜的孵化条件

  孵化条件以及孵化技术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孵化效果。提供适宜的孵化条件可以获得较高孵化率。其中温度是重要的条件。孵化室内的温度要保持在20~25℃,种蛋的孵化温度要根据胚胎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及时的进行调整,一般要求1~6天为37.8℃,7~12天为37.5℃,13~18天为37.2℃,20~21天为37℃左右。另外,雏鸡出壳时的温度要比孵化温度低1℃左右。孵化时的相对湿度也要根据胚胎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调整,一般在l~7天为50%~60%;8~18天为50%~55%;19~2l天时雏鸡即将出壳,为防止雏鸡绒毛与蛋壳膜粘连,可将湿度提高到70%~75%。孵化室、出雏室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j%~75%。做好孵化过程中的通风工作,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对提高孵化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孵化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粘连,人工孵化时要每2h翻蛋1次。凉蛋是孵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可以让胚胎获得更多的新鲜空气。在孵化过程中,为了获得良好的孵化效果,通常要进行3次照蛋操作,以便能及时观察到胚胎的发育情况,以做及时的调整,可以获得较高的孵化率。

  种蛋孵化率低的原因是什么?种蛋孵化率低怎么办?总之,种蛋孵化率的提高依赖于种鸡场和孵化厂的共同努力,只有在加强管理并且严格每一步关键性环节的前提下,才能取得孵化生产的稳产高产,终为客户提供优质健康的雏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