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菌[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病是多种禽类均能感染的一种常见的霉菌病。鸭中以雏鸭易感。病的特征是呼吸道发生曲霉菌性肺炎。病原主要是烟曲霉菌,此外,黑曲霉、黄曲霉等也有不同程度的病原性。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讲讲鸭曲霉菌病的危害,鸭曲霉菌病怎么治疗。

鸭曲霉菌病的危害

  霉菌在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中大量的繁殖,使得饲料的味道、性质都发生了变化,破坏了饲料中蛋白质和糖类的营养,使蛋白质变性、**。不同生长阶段以及生理阶段的鸭采食被霉菌污染的饲料后都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危害。如果给雏鸭饲喂含有霉菌毒素[毒素(英语:Toxin),是指生物体所生产出来的毒物(poison),这些物质通常是一些会干扰生物体中其他大分子作用的蛋白质,例如蓖麻毒蛋白。]的饲料后会导致雏鸭的生长发育受阻或出现停止发育的现象。雏鸭的免疫机制受到抑制,易患多种疾病,如口腔炎、食道炎、胃肠炎、气管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雏鸭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患者主观上感觉吸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急促、无法吞咽、食欲废绝、体质虚弱、腹泻,终死亡;霉菌毒素对产蛋鸭明显的危害就是产蛋期的母鸭在采食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停产,身体瘦弱,精神不振,严重者会出现大批死亡;种鸭在饲喂含霉菌毒素的饲料后,会造成免疫抑制,使抗病能力下降,采食量减少,生长缓慢,生殖周期发生紊乱,繁殖性能下降。霉菌毒素会影响公鸭**的形成以及品质,使**数量减少,配种能力下降,对母鸭的影响则表现为卵泡的质量下降,从而使种蛋的质量以及胚胎的发育受到影响。受精率、孵化率及成活率都降低,即使成功孵化出雏鸭,雏鸭的生命力也较弱,表现为长期腹泻、绒毛脱落,易患皮肤病和大肠杆菌病,不易成活。可见霉菌病对会给鸭的养殖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临床症状

鸭曲霉菌病的危害,鸭曲霉菌病怎么

  鸭曲霉菌病潜伏期3~10天。急性型发病后2~3天内死亡,主要发生于雏鸭,病雏食欲降低或不食。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加快、喘气,常见鸭伸颈张口呼吸。口腔与鼻腔常流出浆液性分泌物。当气囊有损害时,呼吸时发出于性的特殊的沙哑声。口渴,不爱运动,羽毛蓬乱无光。常见有胃肠道活动紊乱的症状,下痢,急剧消瘦和死亡,死亡率可达50%~。慢性型症状不明显,主要呈现阵发性喘气,食欲不振,下痢,逐渐消瘦以至死亡。

  死于鸭曲霉菌病急**例,肺和气囊出现灰**或*白色小结节,鼻喉、气管、支气管[支气管(bronchi),是指由气管分出的各级分枝,由气管分出的一级支气管,即左、右主支气管。]黏膜充血,有淡灰色渗出物。肝脏瘀血和脂肪变性。慢性型病例见有支气管肺炎变化。肺实质中有大量灰**结节,切面呈干酪样团块,此类结节在**的气囊也可见到。部分**气囊和腹部气囊膜上附着有2~5毫米圆碟状**凹的霉菌菌落或称霉菌斑,有时有纤维素浸润,并呈灰绿色或浅绿色粉状物。此菌落见于鼻腔、眶下窦、喉、气管和胸腹腔浆膜。肠黏膜充血,有时见腹膜炎。

鸭曲霉菌病怎么治疗

  预防措施

  鸭患病的主要原因是采食了受霉菌毒素侵蚀的饲料所致,所以预防此病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强饲料的管理工作。养殖人员要认识到霉菌毒素的危害,在饲料的购买、贮存以及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品质,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是预防此病发生的关键。在选购好饲料后还要做好饲料的贮存工作,饲料贮存不当极易发生霉变,因此,在饲料的贮存过程中要提供适宜的贮存环境,保持干燥,控制好料库的温度、湿度以及进行合理的通风。对于玉米和饼粕类饲料要定期的晾晒,以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来杀菌。在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具有吸附能力的饲料添加剂,起到降解和吸附霉菌毒素的作用,还可在饲料和饮水中给鸭添加一些保健类的药剂,增强鸭的体质,提高抗病力,清除体内的霉菌毒素。在饲喂时要注意保持卫生,每天都要清理好鸭舍,并及时的更换垫料,保证饲用工具卫生,及时清理干净饲槽内的饲料,防止污染新料。

 治疗措施

  1.如果鸭群已有鸭曲霉菌病的病情,病鸭要及时隔离,立即更换垫料,并把垫料下的土铲去一层。圈舍冲洗后,使用0.3%的过氧乙酸,彻底消毒鸭舍和运动场。及时将未感染鸭转移到干净和通风良好的鸭舍。

  2.用制霉菌素,雏鸭每天用量2~3毫克拌料,连用3天,同时,用0.05%硫酸铜溶液(或0.5%~1.0%的碘化钾溶液)饮水,每天中午按治疗量喂一次恩诺沙星(控制继发感染),连用5天,同时注意通风换气。治疗时可使用中草药治疗,药方为260g生桔梗、500g蒲公英、500g苏叶、15g枇杷叶、20g知母、30g金银花,每天服用3次,还可以在饮水中加O.l%的高锰酸钾溶液。

  以上就是鸭曲霉菌病的危害,鸭曲霉菌病怎么治疗的全部内容了。鸭曲霉菌病目前尚无药物可治疗,所以养殖户一定要做好防治措施,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