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们经常会遇到肉鸽[肉鸽也叫*鸽,是指4周龄内的幼鸽。]产蛋率异常下降的现象。那么,肉鸽产蛋率低的原因有哪些呢?养殖户如何提高肉鸽产蛋率呢?本文就这些问题为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详情如下:

肉鸽产蛋率低的原因

营养不足或比例失调

肉鸽产蛋率低的原因,如何提高肉鸽产蛋率

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是肉鸽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营养不足或比例不当都将影响其正常生长和繁殖,引起体重减轻、产蛋间隔延长甚至停产。而造成营养不足或比例失调的因素有:

喂料量不足 一个鸽群[《鸽群》是连载在起点中文网的小说,作者是RANDOM。]中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生育期的种鸽[种鸽是专门用于生产下一代仔鸽的专用鸽。],而每种生育期种鸽的营养需要量又相差很大,如哺育期种鸽对某一种饲料的采食量可以是抱孵期种鸽的2~3倍,如果按抱孵期种鸽的饲喂标准来决定全鸽群的饲喂量,必将使处于哺育期的种鸽采食量相对不足。

相同生育期的种鸽在不同的季节营养需要量也不一样。一般,随着气温的下降,营养需要量逐渐增大,若不能随季节的变化及时调整饲喂量也会出现喂料量不足。

另外,饲养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人为地喂给少量饲料也是比较常见的原因。一般因喂料量不足形成营养缺乏而引起的产蛋量异常,如发生在一个鸽场的个别或少数鸽群仍属正常。找到原因后只要能根据种鸽营养需要及时调整喂料,一般数天后产蛋量即会有所回升。

原料种类单一 有些养鸽场或养鸽户经常因为原料来源,或价格因素,使饲料中原料品种减少,或某种成分比例降低,造成饲料营养不全面或含量不足,满足不了鸽的正常营养需要。用这种饲料饲喂的鸽群,表现为普遍的产蛋量偏低。解决办法:变更日粮结构,合理配制饲料。

饲料成分发生显著改变 许多养鸽场或养鸽户目前仍以原粮喂鸽,日粮成分显著改变,使鸽群对某些新更换的成分不太适应,采食量降低,造成营养不足。为减少因饲料更换给鸽群造成的影响,可由少及多,逐渐更换,给鸽群一个适应的过程。

保健砂缺少 以原粮饲喂的鸽群,保健砂可以补充日粮中钙、磷等营养素不足,有助于所采食饲料的消化,起到保健作用。缺少保健砂必然会引起肉鸽体内某些营养素的缺乏,使鸽对**条件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繁殖性能下降。要保持鸽群产蛋量不发生大的变化,合适的保健砂是必不可少的。

光照不足

冬季昼短夜长,如果不补充合适的人工光照,过短的光照时间会使种鸽的繁殖机能减退。同时,因采食时间短,也会造成鸽群摄入量少,引起营养不足,导致产蛋量下降。

疾病

引起鸽群产蛋量下降的疾病种类很多,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新城疫等易被人们所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防制。而有些隐**染的疾病则常常被忽略,生产上引起产蛋量异常下降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这些疾病的存在。这类疾病主要有:

内寄生虫病 以线虫为主的内寄生虫,鸽轻度感染时无明显症状,对产蛋量无大的影响或使产蛋周期延长,重度感染时可表现为面颊灰白、贫血、消瘦,出现拉稀,产蛋停止。

鸽虱等外寄生虫病 鸽虱寄生在体表或羽毛上叮咬,使鸽不安,引起鸽的食欲下降,体质衰弱,生产性能降低。

副伤寒[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三种沙门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成年鸽感染后不表现症状,但母鸽卵巢可受到侵害,使其产蛋紊乱或性停产。

霉形体病 是由禽败血性霉形体引起的鸽群多发疾病。病鸽食欲减退,渐行性体重减轻,羽毛松乱,呼吸困难,也可侵害生殖**,使产蛋下降或停止。

控制疾病的方法主要有:加强检疫,淘汰副伤寒、霉形体病等阳性的鸽,定期驱除鸽体内、外寄生虫,进行预防性投药。加强环境卫生消毒,进行科学的免疫接种。

鸽群自身因素

换羽 种鸽一般每年夏末秋初换羽一次,换羽期长达1~2个月,在此期间部分鸽可能出现停产,而致使鸽群产蛋量下降。这与鸽的饲养管理有关,如果饲料量不足,缺水或其他管理工作跟不上,鸽群可能普遍停产。因此,在换羽期间增加鸽群的营养和加强饲养管理,可以减少换羽对产蛋量的影响。

种鸽过肥 饲养过程中,如果不能根据鸽的不同生理阶段合理饲喂,饲料量长期偏多,或饲料中能量物质比例过高,都将引起种鸽过肥。种鸽过肥后其繁殖性能消退,而导致的产蛋量异常一般是渐进性的,随着过肥种鸽量的增加而下降幅度增大。

一段时间内休产的鸽多 主要是前一段时间内大部分产蛋期的鸽已集中产蛋,而导致鸽群产蛋量的暂时性偏低。这种情况一般不用采取任何措施。

部分鸽出现不明原因的停产 鸽群中出现部分鸽不明原因的停产,若其比例很小,一般不会对整个鸽群的产蛋量产生大的影响。处理方法主要是淘汰停产鸽。

应激

因应激引起的产蛋量异常的程度与应激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强而持续的应激可对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常见的应激因素有:高温、高湿、低温、缺水、断料、噪音、**接种、有害气体等。对应激的控制主要是消除应激因素,给鸽群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实行规范化操作,合理调剂饲料营养,根据需要使用一些抗生素等药物。

如何提高肉鸽产蛋率

一、合理配制肉鸽饲料,满足种鸽营养需要。饲料配方:50%玉米,15%小麦、10%谷物、5%碎米、20%豆类(好是用黑豆)。

二、合理配制和充足供给保健砂。保健砂中除加入黄土、木炭、食盐、河沙外,还应加入3%的维生素和20%骨粉。很多鸽场因为保健砂配制不合理,结果影响了产蛋率的提高。

三、注意选留高产种鸽和培育高产品系。凡是产蛋持久性强,冬休期短,产蛋强度大以及年产蛋8对以上的种鸽,可视为高产鸽,应给予保留生产。对于高产品系的培育,可以用高产种鸽的优良后代,通过本品种选育和杂交方式培育。

四、加强保健和疾病防治工作。任何一种疾病对产蛋率都有影响,特别是鸽副伤寒、结核、白痢可使种鸽完全停止产蛋。

关于肉鸽产蛋率低的原因、如何提高肉鸽产蛋率的问题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希望能够帮助养殖户们解决肉鸽产蛋率低的问题。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