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黄[鸭黄是一个词语,读音为yā huáng,指刚孵出不久的小鸭,身上的淡**的鸭绒。]毒病是由鸭坦布苏**引起的种急性传染病。自2010年以来,在我国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大部分养鸭[《养鸭》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由南京农业大学畜禽营养学专家丁晓明教授,禽病学专家吴增坚副教授等编写的图书。]地区陆续发生了种新鸭病,主要表现为产蛋严重下降,可从90%以上降至10%以内,雏鸭头颈查斜、瘫痪、翻个,步态不稳,淘汰率10%~30%,严重的高达80%6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鸭黄**病症状是什么?
(1)肉种鸭
①精神沉郁,喜卧,不愿走动,采食量下降20%~30%,饮水量明显减少。
②腹泻,排绿色水样粪便。
③产蛋率急剧下降,可从90%以上降至10%以内,甚至绝产,产出畸形蛋和软壳蛋。
④后期出现神经症状,驱赶时出现头颈抽搐,共济失调,站立不稳,双腿瘫痪,多数因饮水、采食困难衰竭死亡,死后呈角马反张,
⑤经过治疗后,1~2个月送渐恢复产蛋率,高达到正常产蛋率的70%有成鸭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后推迟开产时间,蛋种鸭恢复后期名数表现一个明显的换羽过程。
流行特点是什么呢?
1、流行范围广,损失大。
2、传播速度快:一般在一周左右可以感染一个养殖小区或者养鸭**区的所有鸭群。一户一旦发病,随后以该点为中心,快速向周边区域扩散,几天之内可传遍周边区域,特别是鸭棚密集区传播更迅速,发病更严重。
3、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较低:几乎可以引起鸭群中个体感染和发病;但死亡率较低,通常低于10%,多数在5%以下;
4、该病发病死亡与养殖场[大型畜牧养殖场下设三大分场和三大科研室。]的管理有关:在饲养粗放,养殖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死亡率较高,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而在养殖条件好、饲养管理较严格的鸭场,死亡率通常较低,产蛋恢复会更迅速。
5、发病死亡与日龄也有关:据调查发现,部分养殖场的青年鸭和雏鸭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均可高达20%以上。
以上就是“鸭黄**病症状是什么?流行特点是什么呢?”的全部内容介绍了,希望对大家的养鸭事业有一定的帮助,养鸭的效益关乎大家的利益,所以一定要引起大家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