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病是养殖过程中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主要病害,是由于感染某些带有毒性的致病大肠杆菌而导致,即可能是局部感染,也可能是全身感染。本病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且很难彻底治好,容易出现复发,并容易混和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而引起严重的继发性。那么肉鸡大肠杆菌病病因和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发病病因

  大肠杆菌的抗原包括菌体抗原、鞭毛抗原[细菌的鞭毛蛋白,有抗原性、不耐热,与相应的抗体呈絮状凝集。]、荚膜抗原,具有多种血清型[血清型又称血清蛋白型。],不同血清型之间的抗原保护力较弱,因此通过大肠杆菌**保护鸡只免受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侵袭存有一定难度。

肉鸡大肠杆菌病病因和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

  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 ) 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也被称为病原微生物,其包括细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及放线菌等。],在肉鸡的胃肠消化道内广泛存在,当饲养条件恶劣时(如气温变化、鸡舍脏乱、严冬寒流、更换饲料),不致病的大肠杆菌就会转变成致病性[致病性是较为固定的性状,如有的病原物引起叶斑,有的病原物则引起组织腐烂。]大肠杆菌,导致鸡只抵抗病力下降,从而诱导不致病大肠杆菌转化成致病性大肠杆菌,从而引起肉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

  病鸡羽毛松乱,精神状态差,眼光呆滞,有些鸡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病鸡体温升高,采食量减少,呈抱团取暖状,呆立一旁,不愿走动;病鸡气管/鼻腔黏液增多,呼吸急促困难;病鸡肠道黏膜脱落,肠道充血水肿;病鸡腹泻或拉稀,粪便里有血丝和黏液,病鸡*门周围有粪便黏连。

  

三、治疗方法

  通过药敏试验发现,强力霉素、庆大霉素、壮观霉素[壮观霉素(Trobicin)属于氨基糖苷的抗菌素。]、丁胺卡那霉素为高敏药物。

  对病情危重的病鸡,使用连续肌肉注射丁胺卡那针剂3-5天。

  采用中草药添加剂[添加剂包括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机油添加剂等多种化工类添加剂。]伴料饲喂整体鸡群,所用中草药添加剂组方如下:黄连120g、黄芩100g、双花30g、连翘80g、芍药100g、柴胡50g、当归120g以及山药、甘草各50g。该中药方剂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扶正祛邪等功效,对肉鸡大肠杆菌病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四、预防措施

  大肠杆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大肠杆菌病的控制主要依靠饲养管理来排除发病诱因。种蛋的收集、消毒和孵化应严格按照卫生要求进行,以杜绝本病的发生。

  并发和继发感染是本病的一个特点。做好鸡新城疫、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传染病的免疫预防[免疫预防(immunoligic defence)指机体抵抗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其它异物的功能。],可间接地起到防止大肠杆菌感染的作用。

  由于一些鸡场平时经常使用抗菌药物,致使大肠杆菌对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用药前,尽量先分离病原菌做药敏试验,以便选择较敏感的药物,若暂无条件做药敏试验,则可选用平时未曾使用过的抗菌药物。

  加强肉鸡饲养管理,夏季鸡舍要及时防暑降温,防止湿度过大,冬季要防寒保温,保持鸡舍内空气流通。

  在养殖过程中,加强鸡舍温度调控、消毒防疫、卫生清洁等管理工作,同时商品肉鸡要在20日龄时,接种大肠杆菌**。

  对大肠杆菌病发病严重的鸡场,可用本场大肠杆菌分离株制备多价灭活菌苗或油佐剂苗进行免疫预防。一般在10周龄和17周龄各注射1次。

  给鸡群经常饲喂一些有益的肠道菌群,如EM制剂等,可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繁殖,减少大肠杆菌等细菌病的发生。

  以上就是“肉鸡大肠杆菌病病因和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