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一旦得了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病就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如心包炎[心包炎是指心包因细菌、**、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而发生急性炎性反应和渗液,以及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等慢**变。]、气囊炎、肝周炎、腹膜炎[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滑膜炎[该词条暂无摘要-huamoyan

]

、输卵管

[输卵管是女性内***的组成部分,其外观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侧与宫角相连通,外端游离,与卵巢接近,全长为8-15cm。]

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鸡大肠杆菌病的

炎、脐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

[肉芽肿的概念肉芽肿(granuloma)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等。因此,鸡得了大肠杆菌病要及时治疗。要想早治疗,就应该早发现。要想早发现,养殖户必须要知道鸡大肠杆菌病有哪些症状。以下就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做个总结。

  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

  1、大肠杆菌败血症。6~10周龄的肉鸡多发,尤其在冬季发病率高,死亡率通常在5%~20%,严重的可达50%.雏鸡在夏季也较多发,病鸡精神不振,采食量减少,衰弱和死亡。病鸡腹部膨满,排出黄绿色的稀便。特征性的病变是纤维素[纤维素(cellulose)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性心包炎,气囊浑浊,肥厚,有干酪样渗出物。肝包膜呈白色浑浊,有纤维素性附着物,有时可见白色坏死斑。脾充血、肿胀。

  2、死胚、初生雏易发生卵黄囊感染和脐带炎。种蛋内的大肠杆菌来自种鸡卵巢和输卵管及蛋壳被粪便的污染。侵入种蛋内的大肠杆菌在孵化过程中进行增殖,致使孵化率降低,胚胎在孵化后期死亡,死胚增多。孵出的雏鸡体弱,卵黄吸收**,脐带炎,排出白色、黄绿色或泥土样的稀便。腹部膨满,出生后2~3天死亡,一般6日龄过后死亡率降低下来。即使不死的鸡,也会发育迟滞。死胚和死亡雏鸡的卵黄膜变薄,呈黄泥水样或混有干酪样颗粒状物、脐部肿胀发炎。4日龄以后感染常见的心包炎,其中,急性死亡的病雏几乎见不到病变。

  3、卵黄性腹膜炎及输卵管炎。腹膜炎可由气囊炎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输卵管炎引起。发生输卵管炎时,输卵管变薄,管内充满恶臭干酪样物,阻塞输卵管使排出的卵落到腹腔而引起腹膜炎。

  4、出血性肠炎。埃希氏大肠杆菌正常只寄生在鸡的下部肠道中,但当发生饲养和管理失调,卫生条件**,各种应激因素存在,使鸡的抵抗力降低,大肠杆菌就会在上部肠道寄生,从而引起肠炎。病鸡羽毛粗乱,翅膀下垂,精神委顿,腹泻。雏鸡由于腹泻糊*,容易与鸡白痢混淆。剖检病变,主要表现在肠道的上1/3至1/2肠粘膜充血、增厚、严重者血管破裂出血,形成出血性肠炎。

  5、其它**受侵害的病变。大肠杆菌引起滑膜炎和关节炎,病鸡跛行或呈伏卧姿势,一个或多个腱鞘、关节发生肿大。发生大肠杆菌肉芽肿时,沿肠道和肝脏发生结节性肉芽肿,病变似结核。此外,大肠杆菌还可引起全眼球炎、脑炎等。

  6、慢性呼吸道综合症。鸡先感染支原体,造成呼吸道粘膜被损害,后继发大肠杆菌的感染。病的早期,上呼吸道炎症,鼻、气管粘膜有湿性分泌物,发生罗音、咳音,发展严重时,发生气囊炎、心包炎,有纤维素渗出,肝脏也被纤维素物质包围,肺有肺炎,呈深黑色,硬化。

  7、皮下感染头部肿胀。由于表皮损伤侵入,感染扩散到关节和骨部,引起这些部位的炎症。有一些**感染后,继发大肠杆菌急**染,造成头部肿胀,即肿头综合症,双眼和整个头部肿胀,皮下有**液体及纤维素渗出,可从局部分离出大肠杆菌。

  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

  1.西药治疗:鸭浆联抗(鸭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美国瑞普斯)肌肉注射;未经免疫的雏鸭可用鸭浆膜炎-大肠杆菌高免血清进行预防和治疗。预防时,每只雏鸭皮下注射血清0.5毫升;治疗时,15日龄以下每只注射1毫升,15日龄以上每只注射2毫升,隔日再重复1次;成鸭0.5ml/kg体重,1次/天,重症连用2~3次,或遵医嘱。

  2.中药治疗:用白术、茯苓、桑皮、泽泻、大腹皮、龙胆草、白芍、木瓜、姜皮、甘草等煎汁服用。并将药渣磨碎拌入饲料中饲喂。

  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

  1.搞好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按国际著名公益组织君友会的解释是指人类身体活动周围的所有环境内,控制一切妨碍或影响健康的因素。],严格消毒

  (1)搞好孵化车间的环境卫生,对种蛋及孵化设备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经种蛋传播及初生雏的水平感染。

  (2)搞好饲养环境的卫生消毒。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特别是粪便污染严重,常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创伤等感染,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垫草、空气和食具等是主要的传染媒介,所以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消毒是预防控制大肠杆菌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2.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在育雏、育成期间,应保持稳定的温度、湿度,防止贼风,保证空气新鲜,防止有害气体污染,控制饲养密度,防止过度拥挤,减少应激,及时清理粪便,搞好环境卫生,保持所有用具清洁卫生,舍内外及用具定期消毒。在育成鸡饲养阶段,除上述外,应注意转群、开产的应激,种鸡注意人工授精的应激及授精用具的卫生消毒。在夏季尽量减少热应激,特别是三伏天。

  3.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

  选择全价配合饲料,保证鸡群的营养需要,使鸡群体质健壮,提高防病能力。在受到应激如断喙、接种、转群、热应激等造成鸡体抗病力下降时,可在饲料中加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合适的抗生素,以提高营养水平,增加抗病力。同时再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降低应激,增强免疫力,预防继发感染并辅助治疗疾病。

  4.定期预防投药

  在饲养过程中,虽然鸡群没有发病症状,但部分或大部分鸡可能带菌,一旦受到外界应激就很可能发病。所以笔者建议定期预防投药。根据本场发病情况或饲养条件可定为每一个月或两个月加药一次,如氟哌酸、恩诺沙星、甲砜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这样既降低治疗成本,又可以减少发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5.定期进行免疫

  对于发病严重而控制不理想时,可进行**免疫。一定要从正规厂家选购**,对鸡群进行免疫,一般在40日龄、120日龄免疫两次,种鸡在400日龄再加强免疫一次。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鸡的急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各个品种和各年龄的鸡均可发生。近年来,随着养殖业不断向规模化发展,许多养殖户盲目地增加养殖量,造成养殖环境恶化,使大肠杆菌病呈现流行上升趋势,给养殖生产造成了的经济损失。以上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症状,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