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鸭的户来说,养鸭怕的就是疾病,鸭传染性[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浆膜[浆膜(serosa )包括胸膜、腹膜、**鞘膜和心包膜,是衬在体腔壁和转折包于内脏**表面的薄膜,它分为两层,分别是浆膜壁层和浆膜脏层,贴于体腔壁表面的部分为浆膜壁层,壁层从腔壁移行折转覆盖于内脏**表面,称为浆膜脏层。]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同时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商品肉鸭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广大养殖区中广泛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是造成商品肉鸭和雏鸭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严重的损失。
鸭浆膜炎流行特点:
1、发病日龄:各种日龄均对此病有敏感,但临诊症状及病变化多出现于20—30日龄的雏鸭。
2、感染途径:此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皮肤伤口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冬季节较多发病[简介多发病,经常发生的疾病。]。
3、发病率和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自然发病,一般为20—40%,高度污染场可高达90%以上,死亡率高低不等,低的5%,高的可达80%
4、促发因素:环境卫生差,饲养密度过大,透风**等因素均可促发此病,很多**病如鸭流感**感染,也是促发此病的重要因素。
浆膜炎症状:感染鸭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蹲伏、缩颈、关颈歪斜、步态不稳和共济失调[共济失调是由神经系统各个部位的很多病因引起的。],粪便稀薄呈白色、绿色或黄绿色。随着病程的发展,部分病鸭转为僵鸭或残鸭,表现为生长**,极度消瘦。解剖可见纤维性心包炎[心包炎是指心包因细菌、**、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而发生急性炎性反应和渗液,以及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等慢**变。],肝周炎,气囊炎及脑膜炎,脾脏肿大,呈斑驳样。体表局部慢**染[慢**染(chronic infection) 一种**能在宿主或细胞培养上继续复制而不**宿主或整个细胞培养。]病鸭在屠宰后可见局部肿胀,表面粗糙,颜色发暗,切开后见皮下组织出血,有多量渗出液。
诊断:根据该病型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可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
治疗方案:使用浆膜炎药—浆杆康饮水,每100克兑水300斤,全天量集中饮用,三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