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怎么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怎么养小鸡是刚进入养鸡行业的养殖户非常关心的问题,那么,养殖户们该怎样做呢?下面为针对小鸡的孵化和养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于刚入门的养殖户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小鸡怎么孵化

种蛋[[breeding egg] 可用于孵育繁衍幼禽的各种禽蛋,即受过精的蛋。]的选择:

小鸡怎么孵化,怎么养小鸡

种蛋的质量对小鸡的孵化起着主要的作用,在同等孵化条件下,种蛋的质量高孵化率[孵化率 (hatchability) 即受精卵的孵化比率。]就高,种蛋的质量低孵化率就低,认真选择好种蛋,是小鸡孵化成功的步。小鸡种蛋必须来自健康、营养好、公母比例适当的种群,小鸡种蛋过大、过小、过圆、过长、凸腰、凹腰、两头尖、沙壳蛋、皱纹蛋均不适合做种蛋。

种蛋的保存:

种蛋的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直接直接影响到小鸡的孵化率,因此,种蛋的正确、合理的贮存是孵化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生理零点是胚胎发育的低温度,也称其为临界温度。新产下的禽蛋,只要保存在其生理零点以下,就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生命力。种蛋保存的要求:鸡、鸭、鹅蛋在T=12.5度,RH=75%条件下保存1周以内。

种蛋的消毒:

禽蛋产入蛋窝时,蛋壳表面会沾染上很多细菌和**,这些细菌和**在适宜的条件下大量繁殖。种蛋受到污染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孵化,而且污染孵化设备,传播各种疾病。种蛋消毒的原则,一要对实行消毒的工作人员无害,二要不损伤种蛋胚胎,三杀灭细菌和**要干净彻底,种蛋的消毒方法有甲醛熏蒸消毒法、新洁尔灭喷雾消毒法。

种蛋孵化的温度:

在家禽孵化中,种蛋质量是内因,孵化温度是主要的外因,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孵出健康的雏禽,而有了合格的种蛋,没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也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禽。孵化的温度分“蛋温”和“给温”,“蛋温”是指种蛋的表面温度,“给温”是指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蛋温”和“给温”是不一样的。

种蛋孵化的湿度:

胚胎发育对环境湿度的的要求比较宽,一般说来40%-70%。但一定要严防高温高湿,高温高湿很容易闷热死胚胎。适当的湿度使孵化初期胚胎受热均匀,孵化后期有利于[有利于是指对某人或某一事物有利处,能起到帮助与促进的作用。]胚胎散热,出雏时空气中的水份与二**碳作用,使蛋壳变脆,有利于破壳出雏。胚胎发育对环境湿度的的要求比较宽,一般要求40%-70%。但一定要严防高温高湿。

孵化的换气与输氧:

种蛋孵化前期,胚胎气体代谢微弱,需氧量[需氧有机物由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稳定的无机物质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较小,孵化4天后逐渐加强,孵化到18天时,每720只鸡胚胎的呼吸量,相当于一个人的呼吸量。孵化至啄壳时,尿囊绒毛功能减退,转为肺呼吸,需氧量剧增。有人测定每个胚胎的耗氧,孵化初期为0.51mL/小时,孵化17天为17.34mL/小时,孵化20-21天为0.1-0.15L/小时。整个孵化期需氧量4-4.5L。

翻蛋与凉蛋:

禽类在自然孵化中,孵化的母禽每小时用喙翻蛋3-5次,它不但把种蛋翻了一个角度,还把窝边的种蛋挪到窝中间,使其受热均匀。这是动物的自然本性。因蛋黄的脂肪比蛋白多,比重比蛋白轻,蛋黄始终浮在蛋白上面,如果长时间不翻蛋,蛋黄上的胚胎就容易和壳膜粘连。翻蛋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胚胎与壳膜接触的位置,防止粘连;促进胚胎运动,有利于胚胎血管的发育;保持卵黄曩与羊膜腔的良好位置,有利于胚胎吸收蛋白。

怎么养小鸡

一、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雏鸡:刚孵出的鸡。]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适宜的温度为:30-32°C。以后,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C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

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调节雏鸡温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用电灯照明取暖。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

另外,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不利于雏鸡的生长;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调节的方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即可。

二、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后再喂料。然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喂量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

雏鸡的饮料配合。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三、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啄羽等恶癖。

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小鸡饲养过程中,疾病的防治也不可忽视,在日粮中适当的添加一些土霉素等预防性质的药物也是可以的。

小鸡怎么孵化,怎么养小鸡是小鸡养殖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养殖户需要做好上述所讲的技术。同时,还需要加强养殖场的消毒管理和疾病预防的实施,防止养殖场感染各种常见疫病。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