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丹毒[丹毒(erysipelas)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是鸡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由猪丹毒[猪丹毒是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鸡表现精神不振,步态不稳,羽毛松乱,体温升高,皮肤[皮肤,包住脊椎动物的软层,是**之一,阻挡住外来侵入,亦保住水份,有保暖、阻隔、感觉之用。]、头、冠、髯青紫。那么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鸡丹毒,鸡丹毒的症状优势什么吧。
什么是鸡丹毒
一、病原
禽丹毒是由红斑[基本概述是真皮*头层毛细血管网局限性或全身性扩张而产生局部的或全身性的红色斑疹。]丹毒丝菌[物种信息编 号 93 定 名 人 Shanor 参考文献 Amer.J.Bot.39:499,1952.Terada,Trans.Mycol.Soc.Japan 17:27,1976.分布范围中国、日本、美国形态描述菌体特长,细,丝状,自足细胞至子层托顶端,长1734.7μm。]引起的一种**共患急性热性传染病。红斑丹毒丝菌对各种环境条件有较强的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并能在土壤中存活很长时间。
二、临床症状
发病鸡精神沉郁,食欲逐渐减少,羽毛蓬乱,不爱运动、缩头、嗜睡,排黄褐绿、暗红色干粪便。急性型病鸡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有时腹泻下痢排黄绿色稀便。感染本病的鸡胸、腹、背、腿部肌肉皮肤有不规则[不规则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意思。]大小不等的瘀血斑块水肿,呈暗紫红色,皮肤破溃后,渗出[渗出,医学性质的词语。]血水,羽毛脱落,大面积皮肤糜烂呈斑块状坏死。经儿天病程后死亡或突然死亡。局部皮肤易损伤破溃有红色血水渗出,多数出现在大腿部、翅膀腋下内外部、胸腹和背部,个别有出现在头面部。破溃皮肤边缘组织有液体渗出,向外周扩散浸润。
三、剖检变化
病死鸡临床表现体壮一般,羽毛松乱,死后明显出现红斑块状病变糜烂,有胶冻样组织液渗出,病变区羽毛易脱落。慢性者出现皮肤条痕,关节炎、关节肿大畸形,并逐渐消瘦衰竭而死。剖检所见,内脏**充血、瘀血、心包脂肪、心肌、肺出现水肿,腹腔脂肪出血,腹膜炎、肠炎、肝和脾肿大,并出现多条不规则的坏死带,腺胃、盲肠粘膜有坏死灶或溃疡。
四、实验室诊断
病原学诊断红斑丹毒丝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纤细杆菌,大小为0.2~0.4nm×0.5~2.5nm,直或稍弯,一般呈单个排列,部分呈短链或在白细胞内丛集排列。变异株可染成*性,并呈现长丝状分支或非常细小的链球状排列,无鞭毛、荚膜和芽孢。本菌为需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但不茂盛。用马丁肉汤血琼脂上生长良好。选择用马丁肉汤血琼脂上形成S型小菌落,呈a型溶血,变异株形成R型菌落。肉汤中均匀混浊,无菌膜,经久形成沉淀,变异株有丝状物附管壁并且沉淀物较多。本菌菌体表面包被一层蜡质,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但对热较敏感,50℃,20min;70℃,5min可死亡。
根据细胞壁可溶性耐热抗原,迄今可将本菌分为1、la,2、2a,3、4……24及N型(无特异性抗原)等29个血清型、1型菌的致病力较强,2型菌的免疫原性较好,弱毒株血清比较复杂。
五、防治措施
注意环境卫生和清洁消毒用具设备,以1%-2%氢**钠消毒效果好,也可使用碘制剂及含氯消毒药。病死鸡应集中烧毁。治疗药物青霉素,红霉素也很有效。
通过本文,大家对鸡丹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鸡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此日常养殖中要注意隔离工作,避免疾病的传播。那么什么是鸡丹毒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