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的养殖过程中,除了科学的饲养管理之外,对疾病的防治也是非常的重要。为有效的帮助养殖户做好雏鸭的养殖,本文总结了雏鸭常见疾病[基本概念小心换季衣服惹皮肤病 文字 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 症状介绍 在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市民在更换秋季衣服时,最好先晾晒一番,因为衣服经过一个夏天的存放,只要稍有受潮,就会带有一种金**葡萄球菌,如在换季-changjianjibing

]

的防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雏鸭常见疾病的防治

雏鸭常见疾病的防治

1.感冒。多因天气忽冷忽热受风寒或垫草过分潮湿引起,病鸭鼻流清液,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患者主观上感觉吸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咳嗽、流泪等现象。预防雏鸭患感冒必须注意保温,防止突然受寒,保持鸭舍干燥,并及时治疗。其方法有:①每鸭用复方阿斯匹林0.2克,拌入饲料中喂服,每天2次,连续喂服3天。②每鸭用安基比林0.2-0.5毫升进行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③每鸭用青霉素或链霉素1万单位进行肌肉注射,连用3天。

2.小鸭**性肝炎。本病多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小鸭,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颇高。其主要特征是全身抽筋、头向后背,故称为“背脖病”,双脚痉挛性反复噔踢,有时在地上旋转。急性的常看不到明显病状,一出现背脖、蹬脚就死亡。防治方法:病害常发地区,对初生雏鸭好用免疫母鸭的蛋黄交浆后进行皮下注射,每鸭用0.25-1毫升,可预防本病。如已发病则应迅速注射免疫母鸭的蛋黄匀浆,每只注射1-1.5毫升,亦可降低死亡率和控制流行。

3.球虫病[球虫病是一种对家禽肠道有损害的寄生虫病。]主要病症是先拉稀便继而血便。球虫病死亡率很高,对小鸭的危害更大。防治方法:搞好环境卫生,尽量避免小鸭食用病鸭粪便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保持鸭舍的清洁干燥。一旦发病,应及时下药治疗。防治方法:①可用磺胺六甲基嘧啶按0.1%混入饲料中饲喂,连喂3-5天。②拌入0.02%的复方新诺明,连喂3-5天。③拌入0.04%的广虫灵,连喂5天。④混入0.01%的杀虫灵或沙洛菌素,连喂6天。⑤混入0.02%的氯苯胍,连喂6天。

4.鸭曲霉菌[常见的为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x=4(a.nidietans),半知菌类,黄曲霉群的一种常见腐生真菌。]病。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气、有时发出干性特殊的“沙哑”声。病鸭死后解剖可见气囊和肺有灰白色小结节,如小米粒状。此种病多发生于南方多雨潮湿地区,严重时雏鸭死亡率可达。防治方法:注意防潮,保持鸭舍干燥,绝不可使用发霉的垫草和饲料。鸭曲霉菌病目前尚无药物可治疗。一般可用制霉菌素拌入饲料中喂服,每天2次,每次每只鸭用5毫升,连用3天;或用灰黄霉每只鸭用500毫克,每天2次,连用3天,有一定疗效。

5.雏鸭下痢。雏鸭下痢是常见病,消化**及其它多种疾病所引的下痢,经确诊后应对症上药治疗。对一般下痢症状,在饲料中混入0.03%-0.04%的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或0.02%-0.03%的痢特灵喂服,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6、禽霍乱

1.症状:鸡、鸭、鹅均可发生这种流行病,以1月龄的鸭死亡率高。病程1~3天,症状为下痢,排出绿色或白色稀粪,口腔、鼻孔粘液混有泡沫,频频摇头。

2.防治:(1)磺胺类药: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和磺胺脒等药物,每公斤体重口服0.2~0.5克,或按0.4%比例拌入饲料内喂服,每日口服2次,连服3~5天。(2)抗菌素:每只鸭肌肉注射青霉素3~5万单位,每日2~3次,连续注射3~4天。

7、雏鸭大头瘟

1.症状:病鸭体温升高,精神不振,绝食,两腿发软,不能行走,羽毛松乱,两翅下垂,卧地不起,粪便呈灰绿色,头部肿大。

2.防治:目前尚无药可以治疗这种病,主要通过科学饲养管理来预防。病鸭可试用:(1)上清丸混麻油喂病鸭,每日喂一丸,连喂3~4天;(2)每次喂半片土霉素和一片维生素C,每日喂3次,连喂4天。

以上是对雏鸭常见疾病的防治的介绍,以上介绍了感冒、小鸭**性肝炎、球虫病和下痢等常见疾病的防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此外,提醒养殖户在小鸭育雏期要加强防治,确保雏鸭健康成长。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