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解读:FSI,枯草[枯草(kū cǎo)是枯萎的草;干草。]芽孢[芽孢(endospore)又称内生孢子,是细菌休眠体。]杆菌[杆菌一般呈正圆柱形,也有近卵圆形的,菌体大多平直,亦有稍弯曲的,菌体两端多钝圆,少数是平截状或尖突状。]和嗜酸*[联合国粮油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与IDF对酸*作出如下定义:酸*(俗称酸奶)是指添加(或不添加)*粉(或脱脂*粉)的*中(杀菌*或浓缩*),由于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作用进行*酸发酵制成的凝*状产品,成品中必须含有大量的、相应的活性微生物[1]。]杆菌对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免疫和抗感染能力的影响
喻大鹏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来自Fish&ShellfishImmunology的文章,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杆菌作为潜在的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口腔,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对尼罗罗非鱼的免疫反应和抗感染能力的影响,引用文献如下:
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杆菌,作为潜在的益生菌,通过各种机制控制病原体,同时益生菌在人类和动物营养中的应用已被充分证明。而枯草芽孢杆菌已被证明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一些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孢子通过促进人类和一些动物肠道中有益*酸菌[*酸菌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的生长和活力而起到保健作用。嗜酸*杆菌(L.acidophilus)被认为是健康人肠道中的主要*酸菌。嗜酸*杆菌菌株已被广泛用作*品发酵剂[发酵剂(starter culture)是指用于酸奶、酸牛*酒、奶油、干酪、纳豆和其他发酵产品生产的细菌以及其他微生物的培养物。]培养物,用于其与肠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平衡相关的治疗活性。益生菌被定义为活微生物的培养物,通过改善土著微生物的特性,使宿主(人类和动物)受益。这些影响归因于生化,生理和抗菌作用,以及肠道中的竞争性排斥。
本研究旨在评估使用两种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杆菌)作为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养殖中的潜在益生菌的效率。评估基于其安全性,体外抑制活性和对免疫应答的影响。此外,除了对致病菌感染的保护作用外,还考虑了尼罗罗非鱼存活率和生长性能。
结果显示在4℃和25℃条件下(表1),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杆菌都有存活,温度对其生存并无影响;投喂加入单独或混合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杆菌两种菌的饲料,尼罗罗非鱼体重显著提高;连续投喂两个月比一个月[《一个月》是一部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现实小说,作者是唐墨云。],饲料转化率更高(图1);接受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杆菌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的组的血细胞比容值显着更高,但在益生菌治疗组或第1个月和第2个月结束时没有观察到显着差异。喂养实验的开始与未处理对照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 是指实验对象中一个被随机选择的子集,其中的个体没有特殊待遇。]相比,给予益生菌补充饮食的所有组在喂养1个月和2个月时的NBT测定,中性粒细胞粘附和溶菌酶活性显着更高。除了混合细菌组中的NBT之外,在1个月和2个月之后的结果之间或在同一时期的益生菌组之间没有统计学上显着的差异(表2)。
体外抗菌试验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同时所有益生菌处理组中的血清杀菌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然而,给予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杆菌混合物的组显示出比其他处理组更高的杀菌活性。给予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杆菌混合物的细菌菌落数在2个月时明显低于喂养试验开始后1个月,但其他组显示不一致(表4)。
由此可见,潜在的益生菌可用于增强免疫和健康状态,从而改善尼罗罗非鱼的抗病性[抗病性是病理学用语,指树木与病原物在长期进化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中,逐渐形成和表现出各种抵御有害病原物的特征和能力。]并增强生长性能。一个月的应用足以改善免疫状态,两种细菌的混合物具有一定优势。然而,在推荐其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之前,必须进行进一步的广泛测试,包括现场和全面的商业成本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