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雏鸡:刚孵出的鸡。]是鸡养殖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雏鸡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养鸡经济效益。为此,本文总结了雏鸡养殖技术。
雏鸡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技术
种蛋孵化重点是掌握几个要素,即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湿度[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通风[通风就是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风没有阻碍,可以穿过,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以造成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
温度:温度是孵化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生产中有恒温和变温两种施温方案。
恒温法适合巷道式孵化器和箱体机分批孵化方式,1-19天37.8℃,20-21天36.5-37.2℃;温孵化则采用前高后低的用温方式,如1-4天38.2℃,5-7天38.0℃,8-12天37.8℃,13-15天37.6℃,16-19天37.4℃,20-21天36.5-37.2℃。两种方法区别在于降温法必须是整批孵化时间,符合胚蛋对温度前高后低的要求。
在生产实际中,一般采用变温孵化,变温孵化的口诀是“变中求恒,恒中有变,变中求稳”。整个过程的温度原则是前期高,中期平,后期低,采取“看蛋施温”。
对于鸡前期产的种蛋,孵化温度要高0.15℃或提前6-8小时入孵。20-21天37℃,产蛋中期(35-50周)种蛋理化特性优良,孵化用37.8℃,出雏用36.5-37.1℃,孵化期正好是21天;产蛋后期(50周以后)尽量减少储存时间,提前4-6小时入孵,孵化温度低0.1℃,出雏时37.2℃左右。温度是否合适可通过“看胎施温”方式来检验。
湿度:适宜的湿度有两个主要的作用,一是在初期,可使胚胎受热均匀;二是在后期,有利于散热和啄壳出雏。一般来说,孵化过程的湿度是前低后高。孵化前期湿度一般为50%-60%,出雏时一般湿度为65%-75%。
通风:通风主要是提供新鲜空气,同时带走过量的热量和湿度。因此,在胚胎发育整个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通风的原则是“前小后大”。具体做法是1-3天“关”,4-12天“小”,13-17天“中”,18天以后开到“大”一直到结束。应该注意的是前期通风量大,并不会提高孵化率。
1.育雏[晚成雏完全靠母鸟衔食饲养的现象叫育雏。]前的准备及育雏方式
1.1、育雏前的准备
在育雏前一周,将鸡舍、鸡笼、用具等用福尔马林熏蒸彻底消毒,用百毒杀、120等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在育雏前1--2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1.2.育雏方式
1.2.1、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一般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雏鸡的粪便要经常清除,否则雏鸡会感染各种疾病,如: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1.2.2、网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1.2.3、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式,不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数量,提高育雏率。
2.雏鸡的饲养与管理
2.1、雏鸡的饲养
雏鸡开食前,先用4万的高锰酸钾液饮水一次,用于消毒和排出胎粪,清理肠道。雏鸡开食即雏鸡第一次吃食,用正大、希望等雏鸡颗粒饲料饲喂,开始每日喂5--6次,对于体质较弱的鸡,黑夜要加喂一次,以后逐渐改喂3--4次/日,雏鸡料的营养指标:粗蛋白18--19%;能量2900千卡/公斤;粗纤维3--5%;粗脂肪2.5%;钙1—1.1%;磷0.44%;蛋氨酸0.45%;赖氨酸1.05%。雏鸡的用料量应根据实际饲喂情况而掌握。雏鸡饲喂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并要保持清洁饮水。
2.2、雏鸡的管理
2.2.1、育雏温度:温度的高低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掌握育雏温度,育雏温度要掌握这样一个基本原则,育雏初期温度宜高,弱雏的育雏温度应比强雏高,小群饲养比大群饲养高,夜间比白天高,*雨天比晴天高。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如果温度适宜时,雏鸡分布均匀,活泼好动;温度过低时,雏鸡缩颈,互相挤压,层层堆叠、尖叫;温度过高时,雏鸡伸舌、张嘴喘气,饮水增加。
2.2.2、育雏湿度:如果室内空气的湿度过低,雏鸡体内的水份会通过呼吸大量散发出去,同时易引起灰尘飞扬,使雏鸡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过大,会使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影响雏鸡的健康发展;因此,育雏室内的湿度应保持在65--70%。
2.2.3、保持正常的通风:
育雏舍内二**碳的含量应控制在0.2%,不应超过0.5%,氨气含量要求低于10ppm,不应超过20ppm,H2S的含量要求在6.6ppm,不应超过15ppm。在通风换气时,要严防雏鸡感冒。在通风之前,先提高育雏室温,通风时间好选择在中午前后,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
2.2.4、光照及饲养密度:
1--3日令全天光照,4--5日令15--20小时/日;6--9日令16--18小时/日;10--14日令14--16小时/日;15--28日令12--14小时/日;28--42日令8--10小时/日。
饲养密度:1--2周令30--40只/平方米,3--4周令25--30只/平方米,5--6周令20--25只/平方米。
2.2.5、断喙:
雏鸡断喙时间一般是7--10日令,为防止应激,在断喙前后一天在饮水或饲料中加Vk4(4mg/kg)或加电解**。
2.2.6、雏鸡免疫
为防止雏鸡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应根据种鸡场提供的鸡免疫程序,做好马立克、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喉气管炎和鸡豆的免疫工作。
雏鸡养殖技术就是以上的全部内容,以上还对雏鸡孵化技术做了简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此外,提醒养殖户育雏期是鸡比较特殊、难养的饲养阶段,所以要注意这个阶段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