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场病情防治三措施

;对于养殖行业,禽畜的病害一直是影响养殖的首要原因,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几点关于鸭场的病害防治措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做好环境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工作
1、确保消毒效果
目前用于养殖[大型畜牧养殖场下设三大分场和三大科研室。]环境消毒的药物有:醛类(甲醛、戊二醛)、碱类(如:火碱、生石灰)、卤素类(氯制剂有漂**、消毒王、灭毒威等,碘制剂有碘三氧)、过**物类(如:过氧乙酸)、季铵盐类(如:百毒杀)。消毒前先要做物理性的清扫冲洗,以防有机物(如粪、尿、脓血、体液等)的存在,然后再进行喷洒药液消毒。
对消毒前后无差别的消毒药[消毒药,中药名。]经提高浓度后仍无效的应予以淘汰,在检测得到有效的消毒浓度后,还应考虑消毒药的成本,经过比较计算终获得适合本场的几种消毒药,以期轮换用药。这样,既起到了消毒效果,又降低了消毒成本,且延长了一种消毒药在本场的使用时间。
2、遵循消毒顺序
鸭场消毒时要遵循先净道(运送饲料等的道路),后污道(清粪车行驶的道路);先后备鸭场区,后蛋鸭场区;先种鸭后商品鸭。鸭舍内的消毒桶严禁借用或混用。
3、注意消毒次数
一般情况下,每周不少于2次的全场和带鸭消毒;发病时期,坚持每天带鸭消毒。
二、做好常规免疫[免疫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mianyi]工作
为了预防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的发生,养殖场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保护鸭群健康。一个地区鸭群可能发生的传染病不止一种,而可以用来预防这些传染病的**[**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菌苗)的性质不尽相同,在鸭体内所产生的抗体能足够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袭的期限(免疫期)也不同。因此,一定的鸭群在使用多种**(菌苗)来预防不同疾病,也需要根据各种**(菌苗)的免疫特性来制定预防接种的次数和时间,这就形成了在实践中使用的免疫程序。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能够很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并尽量减少因为**免疫给鸭群造成的应激反应。因此,种鸭免疫应避开产蛋高峰,雏鸭免疫应考虑母源抗体的存在。给鸭群打的预防针既要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又要提高免疫质量,关键要看免疫效果。鸭场可根据本地区和本场疾病发生情况,适时、适度地引入**进行免疫,例如在鸭肝炎的高发区或受肝炎威胁的地区就必须进行鸭传染性肝炎的免疫。
**免疫,对鸭群本身是一种应激,为了减小这种应激,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质。不同季节,免疫接种要注意必要的细节问题。使用油*剂灭活**时,先要将**恢复至室温,否则注射到皮下的**形成**团而不易吸收;夏季气候炎热,**接种时,首先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并且尽量将免疫时间安排在清晨凉爽的时候。免疫中,要不断摇匀**,使每只鸭都能获得等量有效的抗原免疫。接种组织弱毒苗时,免疫全程时间好控制在1.5小时内,以防**在温度过高的鸭舍中长时间暴露而影响**的免疫活性。
三、建立疫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预防体系
1、把好入口关
大门口严格标识“防疫重地,谢绝参观”,设专人把守,严禁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场;进入生产区时必须洗手消毒并经消毒通道(有消毒水池和紫外光)方可进入。
2、防止交叉感染[交叉感染是天然宿主的病原体感染或传递给非天然宿主的现象。]
各舍饲养员禁止串场、串岗,以防交叉感染。场区环境应保持干净无污染,不要轻视野鸟对传染病的传播,严防其粪便污染饲料和运动场;坚持定期的全场消毒和带鸭消毒,发病期间要天天消毒;做好灭鼠和灭蚊蝇工作。病死鸭和解剖病料必须做无害化处理,不得任其污染环境,造**为的传播疾病。
3、疾病防治
兽医对病死鸭要勤于解剖,病料应及时进行实验室检验,依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防治。初期投药后,兽医仍应进行**治疗,直到病愈为止。兽医根据药敏试验、临床用药情况、发病日龄和季节,结合生产实践,获得本场的预防用药程序。在选药时,避免使用假冒伪劣兽药而延误病情,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4、疫病监测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疫病监测方案,肉鸭饲养场常规监测的疫病至少应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鸭瘟、鸭**性肝炎。除上述疫病外,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其它一些必要的疫病进行监测。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