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瘫痪[瘫痪(paralysis)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是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所致。]乃是民间对鸭喜卧,不愿行动或不能行动而卧地不起或两腿后伸不能站立等症状的统称。是养鸭场经常遇到的常见病的症状,但造成鸭瘫痪的疾病很多,很复杂,本文介绍,鸭子瘫痪是什么原因,鸭子软脚[软脚,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ruǎn jiǎo。]病怎么治。
鸭子瘫痪是什么原因
鸭瘫痪从病理上来说主要是由鸭**性关节炎、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或是营养病缺钙造成的,具体引起这几种病的原因也是有非常多的,有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
首先是传染病引起的,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的疾病,出现精神不好,翻身起不来,拉白色稀便。还有致死率较高的鸭感冒,高致病力毒株引起小鸭除呼吸道症状和下痢或神经症状外,时有腿麻痹症状而卧地不起;常见的鸭瘟也可以使鸭腿麻痹,行动困难,尤其在病后期,常卧地不起,或两翅扑地而行。鸭大肠杆菌病主要致使雏鸭因衰弱而喜卧,不愿行动,成年鸭常出现腹部膨大、腹水、腹膜炎或浆膜炎(心包、肝周、气囊)。另外,其他的诸如常见的鸭新城疫、番鸭细小病、鸭霍乱等传染病也可以使鸭瘫痪。
其次,鸭**性关节炎也是鸭瘫痪的主要原因之一,鸭霍乱病使患病鸭一侧或两侧关节肿胀,局部发热、疼痛,行走困难,跛行或完全不能行走,卧地。患鸭链球菌病的鸭子表现为趾或跗关节肿胀,多见成年鸭,跛行,蹲卧。
再次,营养病缺钙因素也不可忽视,刚刚开产的蛋鸭,身体尚未完全成熟,由于产蛋引发营养消耗增加,致使鸭只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缺乏,容易造成瘫痪。有的初产蛋鸭仍饲喂青年鸭饲料或是自配饲料中蛋白质、钙、磷比例不当等原因,导致钙、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D缺乏,可引发本病。
后,鸭丹毒病和鸭寄生虫病也不可忽视,鸭球虫病就可以致使鸭瘫痪,主要表现在雏鸭方面,患病雏鸭出现萎顿、缩颈、不食、软弱喜卧,时排血便,剖检见肠道呈泛发性出血性肠炎。患上鸭鹅的绦虫病后,鸭伏卧不动,拉稀,消瘦死亡,这些疾病也可以致使鸭瘫痪,所以在确诊鸭瘫痪的过程中,要诊断清楚,才好对症下药。
综合性防治措施
无论何种原因,我们必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准确分析和判断,才能选择佳治疗方案。同时,只要是这种瘫痪,必定伴随脑部损伤,治疗必须考虑药物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而且剂量要大,疗程要长。
1、限料并运动。要求育雏前5天分群饲养,防止小雏和弱雏被挤压致死或吃不到料喝不到水影响整齐度。5—20天合群饲养(提防夜间停电),并及时扩棚,使鸭群有的活动空间,促进骨骼等发育和锻炼,此间对鸭群进行限料并补充**和鱼肝油。限料时,每天均匀加料至少4次,每次添加时,必须保证鸭子吃出前次添加的饲料并把料底子吃干净,在此基础上断料半小时。20天后育肥,此期分群饲养,自由采食,分群隔断不要太小,好4-5间屋一个隔断。
2、确定饲料或垫料霉变时,立即更换清洁干燥的垫料或新鲜饲料,同时拌服制霉菌素,或市售的脱霉剂。饮水中添加硫酸铜(200斤水添加1两,每天饮水6小时,连续使用3-5天),在潮湿多雨季节每周预防性添加。
3、确定自体中毒或农药中毒,可以用葡萄糖和维生素C混合饮水,农药中毒只还必须配合解毒药。
4、治疗脑炎必须选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氟苯尼考等,配合抗**药物如芪板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
5、治疗肠炎或消化**,使用白头翁口服液(500斤料用一瓶)。
鸭子软脚病怎么治
患病主要原因:
(1)养鸭圈舍地面潮湿,鸭舍通风**、寒冷天气鸭舍垫料不及时更换、阳光照射少、拥挤、鸭群密度过大、饲料配合比例不当等均可引起蛋鸭或肉鸭发生软脚病,一般发病率可达到70%左右,多发生于有一定规模的养鸭场。
(2)日粮营养不全、缺乏矿物质,尤其是钙磷等配比不当,缺乏维生素D等也可引起鸭软脚病,发病率30%左右,此病多发生于零散养殖户或规模较小的养殖户。主要症状:患软脚病的鸭精神沉郁,羽毛松乱,肌肉松软。两腿关节肿大,不爱走动,驱赶后走路摇摆,不能站立。喜睡,身体发抖,头、颈向下,严重的常以跗关节着地或靠两翼支撑着地,因跗关节与两翼长期着地磨损发炎,两脚肿大呈紫黑色,终瘫痪。蛋鸭因无法运动与觅食,产蛋量急剧下降,消瘦,毛色暗,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大量死亡。
预防和治疗:
(1)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引起鸭软脚病的,平时注意保持鸭舍干燥、通风,勤换垫料,多放鸭群自由活动,不宜拥挤,因鸭扎堆引起雏鸭软脚病的,雏鸭死亡率在30%-50%,中鸭和成鸭的死亡率仅占10%-15%。
(2)因饲料原因引起鸭软脚病的应改用配合饲料,不宜用自己配制的营养不全面的饲料或单一的稻谷等进行投喂,同时在蛋鸭饲料中补充含钙的矿物质添加剂。在寒冷冬季或早春舍饲时,应供给足够的青绿饲料以及维生素D或鱼肝油。
(3)患病初期,加强营养,饮水中加入**给鸭饮用。
(4)患此病的鸭中后期可继发感冒、支气管炎等,发病后应及时治疗。
一年四季[一年四季即春夏秋冬,每个季节3个月。]和各品种鸭以及各阶段鸭(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该病,尤其天气寒冷极易发生该病, 且产蛋量越高的母鸭,发病率越高。鸭患此病后,轻则造成 掉蛋,重则造成死亡,必须科学诊治。
鸭软脚病一年四季和各品种鸭以及各阶段鸭(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尤其在寒冷冬季和早春的产蛋母鸭极易发生该病。本文“鸭软脚病一年四季和各品种鸭以及各阶段鸭(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尤其在寒冷冬季和早春的产蛋母鸭极易发生该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