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虫[吸虫(trematoda)亦作fluke。]病对**[牛和羊。]的危害极大,养殖户一定要把预防工作做到位。
水灾过后如果不及时防治吸虫,**容易发生严重的拉稀现象,死亡率比较高,其症状是**群普遍较瘦,被毛粗乱、干燥无光泽,贫血,粘膜苍白,食欲减退或消失,顽固性拉稀,粪便[粪便,又俗称大便,是人或动物的食物残渣排遗物。]呈粥样或水样但颜色正常,体温有时升高,粪便无恶臭、血丝及肠粘膜等。这是因为由于水涝退后,沟渠水边湿度大,牧草生长旺盛,而被脏水污染[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的水。]的牧草存在大量的吸虫幼虫。从吸虫的发病史来看,成虫寄生在以牛、羊等反刍兽为主的各种家畜的肝脏胆管或瘤胃内,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一定温度和有水的环境中发育成毛蚴。毛蚴在水中钻入螺体内,经发育成尾蚴,尾蚴逸出螺体,附着在水草及其他物体上变成囊蚴[囊蚴(nangyou)(metacercaria,agamodistomum,adolescaria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幼虫发育中的一个阶段。]。当牛、羊吃了寄生有囊蚴的水草后,囊蚴即在**体内发育成成虫。由于**体内已有大量虫体寄生,就出现了上述症状。**患了吸虫病的,可采用硫双二氯酚驱虫,三日后,病情转好,一周后康复。
对于发生洪涝灾害的地方,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①水涝过后,杂草生长初盛期不要到沟渠水边放牧,尽量选择在高燥地带放牧;若需割青草喂养,应先将草晒干后再喂。
②凡流行地区,一律于秋末冬初和冬末初春期各进行一次全群驱虫。
③采取综合措施,消灭螺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