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蹄疫[口蹄疫Aftosa(属一类传染病)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民间俗称口疮、蹄癀等,为口蹄疫**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7个主要等级,即界、门、纲、目、科、属、种。]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患病[患病的明显变化表现在:精神意识感觉的异常、呼吸异常、饮食消化代谢功能异常、运动功能障碍、心跳血压异常、性行为能力异常,六大系统的变化。]动物口腔黏膜、蹄部和*房发生水疱和溃疡,山羊、绵羊都可患此病,有时还可以传染给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羊得了口蹄疫怎么治吧!

  

发生症状

  绵羊和山羊病的潜伏期为1~7天,平均2~4天,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精神沉郁、跛行,口腔的水泡[水泡一词有多个含义:1、水面上或水里面的半球状或球状气泡。]多发生在口膜,舌上水泡少见。山羊口腔病变比绵羊多见,水泡多发生在硬腭和舌面上。母羊常流产,蹄子的水泡小,不象牛那么明显。

羊得了口蹄疫怎么处理?

  

传染途径

  羊口蹄疫主要传染来源为患病家畜,其次为带毒的野生动物(如黄羊),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也可以经眼结膜、鼻黏膜、*头及皮肤伤口传染。如果人或健羊接触了病畜的唾液、水泡液及奶汁,都可能受到传染而发病。狗、猫、鼠、吸血昆虫及人的衣服、鞋等,也能传播本病。*用山羊有时可见*头上有病变,奶量减少。哺*羔羊特别容易得病,多发生出血性胃肠炎,也可能发生恶性口蹄疫,由于急性心脏麻痹[《心脏麻痹》是网络小说,连载于起点中文网,作者是山葵1027。]而死亡,死亡率可达20~50%。

  

预防措施

  1、无病地区严禁从有病国或地区引进动物及动物产品、饲料、生物制品等,来自无病地区的动物及其产品,也应进行检疫。检出阳性动物时,全群动物销毁处理,运载工具、动物废料等污染器物应就地消毒。

  2、无口蹄疫地区一旦发生疫情,应采取果断措施,对患病动物和同群动物全部扑杀销毁,对被污染的环境严格、彻底消毒。

  3、口蹄疫流行区坚持免疫接种,用当地流行毒株同型的口蹄疫弱毒**或灭活**[活**是指将细菌或**在人工条件下促使其变异,失去致病性但保留免疫原性和繁衍能力和剩余毒力,接种后在人体内有一定程度的繁殖或复制,类似一次轻型的自然感染过程,但不会导致人发病。]接种动物,由于牛、羊的弱毒**对猪可能致病,安全性差,故目前已改用口蹄疫灭活**。

  4、当动物群发生口蹄疫时应立即上报疫情,确定诊断,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实施隔离**措施,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末发病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治疗方法

  1、对病羊首先要加强护理,例如圈棚要干燥,通风要良好,供给柔软饲料(如青草、面汤、米汤等)和清洁的饮水,经常消毒圈棚。

  2、口腔患病用0.1~0.2%高锰酸钾、0.2%福尔马林[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是蛋白质凝固剂。]、2~3%明矾或2%~3%醋酸(或食醋)洗涤口腔,然后给溃烂面上涂抹碘**[碘**,适应症为用于口腔黏膜溃疡、牙龈炎及冠周炎。]或l~3%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也可撒布冰硼散。

  3、蹄部患病用3%臭药水、3%煤酚皂溶液、1%福尔马林或3%~5%硫酸铜浸泡蹄子,也可以用消毒软膏(如1:1的木焦油[木焦油的主要成分是木杂酚油,通常把从非充脂木材制得的焦油加以蒸馏,用氢**钠处理、再酸化及再蒸馏使之与其他成分分离后制得。]凡士林)或10%碘酒涂抹,然后用绷带包裹起来。好不要多洗蹄子,因潮湿能够妨碍痊愈。

  4、*房患病应小心挤奶,用2~3%硼酸水洗涤*头,然后涂以消毒药膏。

  5、恶性口蹄疫对于恶性口蹄疫的病羊,应特别注意心脏机能的维护,及时应用强心剂和葡萄糖注射液。为了预防和治疗继发**染,也可以肌内注射青霉素。口服结晶樟脑,每次1克,每天2次,效果良好,而且有防止发展为恶性口蹄疫的作用。

  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各位养殖的朋友有所帮助,本文仅供参考,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