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奶牛是*用品种的牛,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产奶量很高。]流产[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者称流产。]是奶牛养殖业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和产奶,给养殖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于普通养殖者和兽医来说,往往很难诊断出奶牛流产的真正原因,因此只能从预防角度出发,尽量避免可导致奶牛流产的因素出现,以降低流产率。现将奶牛流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综述如下,供参考。
引发奶牛流产的原因
1.营养性因素
许多农户对奶牛实行粗放式[粗放式管理形成于企业初创时期,靠企业老板和员工的个人能力和无私奉献推动企业发展。]饲养,特别是在奶牛干奶期实行粗放式饲养,结果造成母牛瘦弱,胎儿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由此造成怀孕母牛流产;因饲料单一,饲料中缺乏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E、D、矿物质[矿物质(mineral),是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合物或天然元素。](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存在量极少,通常指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等,造成胎儿难以发育及母畜生殖**的病变与激素分泌的紊乱而引起流产。
2.中毒性因素
饲喂发霉、变质饲料,误食某些农药或有毒植物的饲料,会引起流产或者早期胚胎死亡。能引起中毒的有硝酸盐、**酸盐、麦角碱、玉米烯酮等。一些实验研究表明,霉菌毒素类也能引起奶牛的流产。
3.机械性因素
因管理粗放,奶牛经常互相顶撞和拥挤、人为粗暴式驱赶、殴打妊娠母畜、粗暴式的直肠检查、运动场及牛舍太滑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孕牛流产。
4.药物性因素
给孕牛服用大剂量的腹泻药、皮质激素药、**药、驱虫药、利尿药、发汗药等都易使孕母牛流产。
5.疾病性因素
奶牛的心、肺、肝、肾及肠道疾病,子宫内膜炎、宫颈炎等生殖系统疾病,严重的大出血、下痢和臌气等都易造成怀孕牛流产。
奶牛流产综合防治
1.注意奶牛营养的平衡,根据营养需要,保证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摄入平衡。
2.加强牧场环境的卫生监督,定期做好检疫、预防接种、驱虫和消毒工作。不从病牛场购牛。流产出的胎儿应及时消毒销毁隔绝。因布鲁氏菌病引起流产的奶牛,一般不治疗,直接淘汰。
3.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减少奶牛的机械性损伤和应激。
4.对有流产先兆的母牛,如果子宫颈[子宫颈是女性生殖系统中重要组织**之一,从胚胎和女性胎儿起直至老妪,子宫颈涉及女性一生中的妇科、产科、计划生育、妇女保健和生殖健康等疾病防治和保健问题,涉及到妇女本身的健康、家庭幸福、经济和社会问题,也与性和生殖等关系十分密切。]口尚未开放,直肠检查确定胎儿仍然存活时,可皮下注射***50~100毫克,每日或隔日1次,连用3~4次。也可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维生素E。若有明显*道出血者,可用维生素K或安络血等止血。为防止孕牛起卧不安,可用安溴剂(含安钠咖2.5%、溴化钠10%)100毫升加1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静脉注射。对损伤性流产,用30%安乃近30~50毫升肌肉注射,轻症牛每天注射2次,重症牛每天注射3次。
5.流产症状已较明显的孕牛,不宜用安胎药,如子宫颈已开张,胎囊已进入*道或羊水已流,则用助产的办法取出胎儿。
6.延期性流产,应设法取出胎儿。注射溶黄体药和子宫收缩药,如每头孕牛肌肉注射前列腺素25毫克,或氯前列醇0.1~1毫克。对胎儿浸溶性流产,可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品,促进内容物排出,必要时,也可用消毒液(0.1%雷佛*尔溶液、0.05%高锰酸钾溶液等)冲洗子宫,以便排尽内容物。当死亡胎儿不易排出时,可采用碎胎术分段取出,必要时进行剖腹取胎术。流产后往往伴有胎衣不下,此时也应以促进子宫收缩为主,同时也可及早向子宫内投放抗菌消炎药物,但禁止冲洗子宫。
以上就是引发奶牛流产的原因及其综合防治了,养殖者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孕牛,做好防御措施,避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