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腹泻[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病种类较多,病情复杂,危害较大,尤其在群养仔羊中,腹泻性传染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也很高,直接危害养羊生产。多发于冬、春季节,与气候多变、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感染是继发因素。小编详细为大家介绍羊腹泻病主要症状,羊腹泻病防治方法!

  

羊腹泻病主要症状

  腹泻突然,少有呕吐,粪便[粪便,又俗称大便,是人或动物的食物残渣排遗物。]呈**或黄白色水样稀粪,腥臭,病程为急性或慢性,后因脱水、消瘦而死亡。经对临床病例的研究,其中主要分为致病菌所致腹泻和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所致腹泻,二者引起的腹泻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59%和41%。

羊腹泻病主要症状,羊腹泻病防治方法!

  

菌源性腹泻

  1、B型魏氏梭菌:所致腹泻又称羊痢疾。病初病羊精神萎顿,低头拱背,不吃*,不久就发生持续性剧烈腹泻,粪便由糊状转变为水样,黄白色或灰白色,后期为棕色,形成血便,大便**,恶臭。1~3d衰竭死亡。少数病羔羊[基本信息gāo yáng ㄍㄠ ㄧㄤˊ 羔羊◎ 羔羊 gāoyáng (1) [lambkin;kid;lamb] (2) 小羊。]则呈现神经症状,腹胀而不下痢、四肢瘫软、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口吐白沫、角弓反张、体温下降,常数小时后死亡。

  2、霉菌:患羊生长受阻,采食量减少,被毛粗糙,后期体温下降,水泻、粪便的颜色黄灰色,该病应及时撤换霉变饲草。

  

虫源性腹泻

  1、球虫:主要由艾美耳球虫引起,以反复拉稀为特征,临床2~4月龄羔羊易感染的一种寄生虫病。成年公羊多为带虫者但不发病。在高温、高湿、高密度和卫生状况差的环境中、雨季或雨季后舍饲的羔羊易暴发流行。病羊普遍消瘦、精神不振、行走摇晃、食欲减退、被毛粗乱、可视黏膜苍白。病羊急剧下痢,粪便褐色、绿色、黑色都有出现,常带有大量肠黏膜、恶臭。有的里急后重、腹痛尖叫。剖检病变为小肠黏膜有大量淡**或*白色圆形、卵圆形结节,从菜籽粒到米粒大小不等。粪便和肠黏膜刮片检查,都可见到大量虫卵。

  2、隐孢子虫:隐孢子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可引起3~35日龄羔羊拉稀的寄生虫。发育史略同球虫,一般只需要1个宿主就能完成其生活史。经粪口途径感染。随着粪便排出的虫卵已孢子化,就具有感染能力,平均潜伏期4d。饲养与产羔环境差、拥挤、潮湿是暴发该病的主要外因,患病羔羊常出现顽固性腹泻。如果伴有继发感染,症状明显加剧,死亡率直线上升。

  

羊腹泻病防治方法

  防止小羊[小羊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我是一个女人 (1955) .]腹泻发生,首先要加强管理。

  一是合理饲喂,供足营养。选用新鲜的青草或豆科干草,适当补充由豆饼、玉米、麦麸、食盐、矿物质等配成的精料,定时定量饲喂,少喂勤添,避免小羊伤食。

  二是保持羊舍清洁卫生。羊群密度不要太大。勤换垫草,及时清除粪便,供足饮水,定期用10%石灰水或30%草木灰水喷洒消毒。保持羊舍干燥清洁。

  三是适时户外放牧。晴天将小羊赶到户外,让小羊接受阳光照射,增加活动量,增加小羊体内维生素D和胆固醇的含量,促进骨骼发育,增强体质。寒流和霜冻天气不要放牧,以免小羊受风寒或采食有霜冻的草发生腹泻。

  四是中草药预防。将鲜蒲公英洗净,直接喂羊或捣烂后取原汁喂羊,既可预防腹泻,又可起治疗作用。中草药来源容易,方法简便,成本低,效果好,用量要求不严,没有任何毒副作用,适合于农户养羊防病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羊腹泻病主要症状,羊腹泻病防治方法!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用户往往单纯用止泻性抗菌素治腹泻,而忽视补液的重要性,其结果是羊只不腹泻了,但因脱水也同样引进死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