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口蹄疫[口蹄疫Aftosa(属一类传染病)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由口蹄疫**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对外界的抵抗力比较强,很容易造成大的流行。本文为大家介绍了牛口蹄疫症状、牛口蹄疫怎么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牛口蹄疫症状

牛的潜伏期2~7天,可见体温升高40℃~41℃,流涎,很快就在唇内、齿龈、舌面、颊部粘膜、蹄趾间及蹄冠部柔软皮肤以及*房皮肤上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红色烂斑,之后糜烂逐渐愈合,也可能发生溃疡,愈合后形成斑痕。病畜大量流涎,少食或拒食;蹄部疼痛造成跛行甚至蹄壳脱落。本病在成年牛一般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不高,在1%~3%之间,但在犊牛,由于发生心肌炎和出血性肠炎,死亡率很高。

牛口蹄疫症状,牛口蹄疫怎么

牛口蹄疫传播途径

病牛的水泡皮、水泡液中**含量高,口水、眼泪、奶、粪便和尿中也含有**。**排出后污染牧场、饲草、饲料、饮水、空气、交通工具和圈舍等,健康牛接触后可感染,病牛和健康牛直接接触可引起疾病播散。**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牛体内。大风可造成**的远距离跳跃式传播。

口蹄疫怎么治疗

预防:

1、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保持牛床、牛舍的清洁、卫生;粪便及时清除;定期用2%苛性钠对全场及用具进行消毒。

2、加强检疫制度,保证牛群健康。不从病区引购牛只,不把病牛引进入场。为防止疫病传播,严禁羊、猪、猫、犬混养。

3、定期接种口蹄疫**。

治疗:

1、口腔病变可用清水、食盐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所以食盐水主要是由氯化钠溶液组成的。]或0.1%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1%~2%明矾溶液或碘**[碘**,适应症为用于口腔黏膜溃疡、牙龈炎及冠周炎。],也可涂撒中药冰硼散[冰硼散,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于口腔病变处。

2、蹄部病变可先用3%来苏儿清洗,后涂擦龙胆紫溶液、碘**、青霉素[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软膏等,用绷带包扎。

3、*房病变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患恶性口蹄疫之牛,除采用上述局部措施外,可用强心剂和滋补剂等。

关于牛口蹄疫症状、牛口蹄疫怎么治疗的内容就总结这么多,希望能够帮助养殖户们做好牛口蹄疫疾病的防治工作。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