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季,温度较高,而且夏季是农村农业生产繁忙的季节,耕牛[耕牛,原名耿守忠,河北邯郸人。]的使役[使役是指服役;服事,伺候。]频率也非常高。由于受炎热夏季强烈日光照射以及环境闷热的影响,加上耕牛使役、管理或防治不当,往往引起中暑,甚至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预防耕牛中暑?
主要症状是:病牛突然发热,体温达41℃以上,精神沉郁,神昏肉颤,身体摇晃,呼吸快而困难,浑身出汗,鼻孔流出泡沫状浆液,眼结膜[眼结膜指的是覆盖在眼睑内面和眼球前部眼白表面的一层透明薄膜,常伴有*白色或者清水样分泌物,使眼睛肿胀发痒。]由苍白变紫蓝,瞳孔先放大后缩小,狂燥不安,口舌赤紫。有的四肢软弱,卧地不起,后昏迷而死。
预防措施[GB/T 19000—2008/ISO 9000:2005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一个潜在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1)保持牛舍卫生干燥,通风良好,防止潮湿闷热,好在牛舍旁植树遮荫。
(2)科学饮水。夏季气温高,耕牛消耗体内的水分多,特别是在劳役过程中更为突出,每天至少要饮清洁水4~6次;劳役刚停止时,耕牛呼吸尚未正常,汗水未干,应让休息后再饮水。饮水中适当加点食盐,可帮助耕牛提高食欲,促进消化,消除疲劳。
(3)合理使役。燥热天气时应延长中午休息时间[休息时间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自行支配的时间。],放牧、使役要做到早出晚归[早出晚归,成语,出去得很早,回来得很晚,形容辛勤工作。],使役时耕牛头部加树枝叶遮*,并应中途短时暂停,让牛休息后再使役。休息时宜栓在*凉处,不能曝晒在烈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