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养殖积极性高

据了解,近年来宁夏省固原县的**养殖户们通过养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膳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对动物性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畜牧业不断提高畜产品的产量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动物性产品的需要。]致富的有很多,养殖户们养殖**的积极性大涨,希望通过**养殖来创造美好明天!
“以前过了很多苦日子,是养牛让我家脱了贫。要是今年能申请上更多的小额贷款[小额贷款是以个人或企业为核心的综合消费贷款,贷款的金额一般为1000元以上,20万元以下。],我打算扩大规模,日子就会越过越好!”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原州区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是固原市委、市**所在地。]寨科乡蔡川村,养牛户海得成看着自家6头膘肥体壮的**高兴地告诉记者。
蔡川村地处素有“贫瘠天下”之称的西海固[西海固位于中国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地带,是黄土丘陵区的西吉、海原、固原、隆德、泾源、彭阳等六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地区,这里山大沟深、十年九旱、交通不便。长期以来,村民脱贫致富[脱贫致富是指改革开放前农村及普通百姓的近期工作和生产的目标及口号,现在的意思是摆脱贫穷困苦,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今年40岁的海得成一度外出打工养家糊口。
“我不到20岁时就到外省区打工,在***当过煤矿工人,后来又在工地上铺设光缆,虽然收入还可以,总觉得不是长久之计。”海得成回忆说,“1999年我回到老家结婚生了孩子,依赖几亩田地,靠天吃饭,生活很困难啊!”
在蔡川村,像海得成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因为有着养牛、养羊的良好传统,蔡川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草畜业作为村上的经济主导产业,村民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3年,不甘落后的海得成也加入了养牛的行列,家里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明显好转。
“过去,一家人挤在土窑洞里,地方小不说,还很简陋,就连孩子们大白天做作业都要开着灯。现在可不一样了,住的是砖瓦房,出门开蹦蹦车[蹦蹦车又叫三轮车,也是电动三轮车的别称。]养牛的好处多得很,不仅可以卖钱,还可以耕地,牛粪可以烧炕。家里变化这么大,心里别提多舒畅了!”海得成高兴地说。在海得成家的小院里,记者看到,崭新的砖瓦房贴着明亮的白瓷砖,三轮车、摩托车擦得十分干净,就连养牛的圈舍也收拾得非常利落。
靠养牛脱贫致富的不只海得成一个。在国家惠民政策的帮扶下,蔡川村先后成立了金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协会。然而,致富的同时也遇到了难题。养牛需要投入,扩大规模所需要的资金就更多,经济基础不够“雄厚”的村民们在致富路上遇到了“拦路虎”。
“我也经常出现资金周转不开的情况,跟亲戚朋友借钱成了家常便饭,不仅浪费时间,资金量也难以保证。”海得成介绍说,2008年,他从当地的邮政储蓄[邮政储蓄是指邮政部门为方便公众储蓄并为发展国民经济积聚资金而开办的一项金融业务,又称邮政储金。]银行申请到了笔小额贷款1万元,解了燃眉之急。几年下来,海得成先后获得小额贷款4万元,家里**的数量也从一开始的2头增加到了6头。
“我现在有了新的打算,如果能申请上更多的小额贷款,我想扩大养殖规模,把牛的数量增加到15头,家里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海得成说。
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固原市分行信贷部总经理杨挺介绍,蔡川村共有农户358户,已有近230户农民依靠小额贷款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针对海得成这样有发展意愿的农户,在重新评估财产后,将对其加大扶持力度,随着农户养牛产业的不断发展,贷款的额度也会不断增加,农户们扩大规模增收致富的愿望将不再遥远。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