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发生于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的总称。牛巴[牛巴又称玉林牛巴是玉林市最出名的汉族风味小吃,自清朝就有记载玉林牛巴的美味,现已形成玉林牛巴食品产业。]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生高热、肺炎和内脏广泛出血为特征。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牛巴氏杆菌病的症状,牛巴氏杆菌怎么治疗[通过主观看法,对客观现象的认识,并作出明确判断。]。
牛巴氏杆菌病的症状
牛巴氏杆菌病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两端钝圆,**微凸的球状短杆菌,多散在、不能运动、不形成芽胞。革兰氏染色*性;用碱性美蓝或瑞氏染血片或脏器涂片,呈两极浓染,故又称两极杆菌,两极浓染之染色特性具诊断意义。该菌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弱,在干燥空气中仅存活2—3天,在血液、排泄物或分泌物中可生存6-10天,但在**尸体中可存活1—6月;阳光直射下数分钟死亡,高温立即死亡;一般消毒液均能**,对磺胺[磺胺,分子式:C6H8N2O2S,英文名:sulfanilamide,白色颗粒或粉末状结晶,无臭,味微苦。]、土霉素敏感。
牛巴氏杆菌病潜伏期2-5天。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败血性、水肿[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留称为水肿(edema),通常指皮肤及皮下组织液体潴留,体腔内体液增多则称积液。]型、肺炎型、慢性型。
1.败血型的病牛,病初体温急剧上升到41-42℃,结膜潮红,呼吸和脉搏加快,食欲减退,全身衰弱,精神沉郁,鼻子流出带血[《带血》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小说,作者是燃针。]泡沫,有的腹泻,粪便带血、恶臭,被毛粗乱,肌肉震颤,常伏卧不起,流泪,有时头、颈出现水肿。一般一昼夜内虚脱死亡。
2.水肿型的病牛,咽喉、头、颈、前胸等处的皮下组织发生炎性水肿,严重时可波及下腹。触压时硬而痛、灼热。有时可见到*门、会*等处也发生水肿,舌及周围组织肿胀。常伴发血便。呼吸困难,眼红肿,结膜发炎流泪,可视粘膜变成蓝紫色[《蓝紫色》是2008年飞田文化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韩子苑。]。口流涎、呈细丝状、连绵不断。头、颈直伸,难以转动。后窒息而亡。一般病程1~3天。该病多见于黄牛、牦牛或犊牛。
3.肺炎型的病牛较多见。以痛性干咳开始,张口伸舌,呼吸高度困难。气喘,鼻内流无色或带血泡沫,或浆液性、脓性鼻液。可视粘膜呈蓝紫色。听诊有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叩诊有浊音区及痛感。下痢,粪便恶臭,混有血液。2岁以下的小牛多伴有带血的剧烈腹泻,胃肠粘膜严重出血。病牛后多因衰竭而亡。病程3天左右。
4.慢性型的病牛较少见,多是由急性型转为此病型,病牛长期咳嗽,慢性腹泻,消瘦无力。病程一般为3—7天。
牛巴氏杆菌怎么治疗
预防措施
1.对同群假定健康牛和饲养场周围的饲养户饲养的牛全部皮下注射[注射,指的是借助注射器一类的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人体,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牛出败氢**铝菌苗,体重100kg以下的牛注射4mL,100kg以上的牛注射6mL。注射后21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9个月。
2.该病发生时要把病牛立即隔离治疗。牛舍和活动的地方及用具都要用3%来苏尔或5%的漂**、20%的热草木灰水、10%的石灰*进行消毒。
3.被病牛污染的饲料或垫草要烧毁,病牛的粪便要进行发酵处理。
4.平时要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牛体的抵抗力,避免拥挤、受寒、受热和过度劳累。
5.搞好牛舍及周围的环境卫生。
治疗措施
发病后对病牛立即隔离治疗:可选用敏感抗生素对病牛注射,如恩诺沙星,肌肉注射,2.5 mg/kg体重,连用2—3天。消毒圈舍,每日2—3次。未发病牛紧急注射牛出败**。
用于治疗该病的抗菌素有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恩诺沙星、磺胺嘧啶钠、磺胺二甲氧嘧啶、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四环素、头孢噻呋等。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疗效及时更换药物,同时保证足够的剂量和疗程。
牛巴氏杆菌病的症状,牛巴氏杆菌怎么治疗?大家看完都了解了吗,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帮助。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牛的饮食和健康状况,发现病情及时隔离、诊断、治疗,把疫病损失降低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