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人口前十民族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56个民族面积大小排行榜?(56个民族面积大小排行榜最新)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56个民族面积大小排行榜?
五十六个民族按人口顺序排列的话是汉族 壮族 满族 回族 苗族 维吾尔族,按面积排列最大的是汉族,新疆的维吾尔族,西藏的藏族,内蒙的蒙古族,广西的壮族,满族 苗族 傣族 土家族 彝族等,地理面积不太好排列,各民族居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 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人口少的8个少数民族有哪些?
第一名:塔塔尔族(3556人)
中国人口最少的十个民族,加起来不到11万人
塔塔尔族主要居住在中国新疆区域,他们属于欧罗巴人种,皮肤白皙,高鼻深目,服饰和维吾尔族差不多。作为中国人数最少的民族,截止到目前为止,塔塔尔族一共有3556人。
第二名:珞巴族(3682人)
中国人口最少的十个民族,加起来不到11万人
珞巴族分布在西藏的珞渝地区,这个民族的服饰风俗和藏族类似,族中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活动。珞巴族有着自己的语言,但他们在文字方面使用的是藏文,作为中国,人数第二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一共有3682人。
第三名:赫哲族(5354人)
中国人口最少的十个民族,加起来不到11万人
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叫做赫哲族,据考证,赫哲族源于东海的女真赫哲部落,他们使用的是赫哲语言,这种语言属于通古斯语的满语系。现如今赫哲族一共有5354个人,这个民族因为长期和汉族做邻居的关系,目前更多的人使用的是汉语。
第四名:独龙族(6930人)
中国人口最少的十个民族,加起来不到11万人
在云南省贡山怒族自治县内,有一个居住在独龙江领域的民族,被称为独龙族。独龙族目前一共有6930人,他们有着独特的风俗,生活习惯上也比较封闭,因此,独龙族有着自己的独龙江乡,这是他们唯一的聚居地方。
第五名:鄂伦春族(8659人)
中国人口最少的十个民族,加起来不到11万人
赫赫有名的捕鱼民族鄂伦春族,他们是中国东北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也是最强大的**民族之一。从鄂伦春族的衣食住行和歌舞等方面,可以鲜明的看出他们的**民族特点,这个民族目前一共有8659人。
第六名:门巴族(10561人)
中国人口最少的十个民族,加起来不到11万人
作为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门巴族的服饰和藏族有着一些类似,但也有着自己更独特的特点。这个民族有着自己通用的语言门巴语,但是他们没有文字,一般都使用藏文,目前为止,门巴族一共有10561人。
第七名:裕固族(14378人)
中国人口最少的十个民族,加起来不到11万人
在中国的甘肃,有一个叫做裕固族的少数民族,他们是古代维吾尔人的一支,同时融合了蒙古和西藏等部分民族。作为中国排名第七位的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裕固族一共有14378人。
第八名:俄罗斯族(15393人)
中国人口最少的十个民族,加起来不到11万人
俄罗斯的主体民族,俄罗斯族在中国也是少数民族之一,这个民族在我国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有分布,他们的习俗和俄罗斯**部分都相同,如今在国内,俄罗斯族一共有15393人。
2021人口普查民族数据分布?
2021最新人口普查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1、男女比例
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2、年龄构成
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其他主要数据是怎样?
1、户别人口
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2、人口地区分布
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3、受教育程度人口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4、城乡人口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5、流动人口
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6、民族人口
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民族人口稳步增长,充分体现了在中国***领导下,我国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的面貌。
2021年人口普查各地区数据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发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至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总量增速是放缓的,但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2020年,我国总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
全国人口是指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看户别,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居住等因素的影响。”宁吉喆说。
看区域,东部地区人口占比提升。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广东省、山东省的人口超过1亿人。
看性别,人口性别结构持续改善。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总人口性别比低于100的省份为辽宁省、吉林省。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
看年龄,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我国0至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至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与2010年相比,0至14岁、15至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
看城乡,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宁吉喆说。
看民族,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我国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
看受教育程度,人口素质明显提高。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
宁吉喆表示,要辩证看待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人口与资源环境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同时,人口增长放缓,需要采取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我国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同时劳动年龄人口逐年缓慢减少,经济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适应。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双双上升,既反映了调整生育政策的积极成效,又凸显了“一老一小”问题的重要性,需要优化生育政策,完善养老育幼等人口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