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东北哪些地区是黑土地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有几片黑土地,黑龙江是黑土地,还有那个地方有(中国黑土地分布在哪里)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中国有几片黑土地,黑龙江是黑土地,还有那个地方有

黑龙江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还有三江平原,
但是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近几年黑土地正在减少。

全世界仅有三大块黑土区:
一、是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面积约190万平方公里;
二、是分布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
三、是分布于我国松辽流域的东北黑土区,面积约102万平方公里,是被誉为"北大仓"的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吉林省好像也有点。
我是黑龙江省 松嫩平原的。
望采纳

东北黑土地形成的自然原因及影响

黑土区属于寒温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在0.4℃左右。通常认为黑土是温带草原草甸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其自然植被为草原化草甸植物。在形成时的母质绝大多数为黄土性粘土,土壤质地粘重,透水**,且有季节性冻层。

在温暖多雨的夏季,植物生长茂盛,使得地上及**有机物年积累量非常大;而到了秋末,霜期很早的到来,使得植物枯死保存在地表和**,随着气温急剧下降使得残枝落叶等有机质来不及分解。

中国有几片黑土地,黑龙江是黑土地,还有那个地方有

等到来年夏季土壤温度升高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使植物残体转化成腐殖质在土壤中积累,从而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层。

东北黑土肥沃的原因:

①有机质丰富(东北地区草原、森林等植被覆盖率高);

②该地位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植被的生长;

③地处东北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④纬度较高,气温低,枯枝落叶及其他的有机质不易被分解,从而逐年累积最终形成了黑土的厚重的腐殖质层。

影响:是重要的农业产品基地,因此,三大黑土区的垦殖指数均比较高。在各黑土区的开发垦殖过程中,都曾发生过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如美国、乌克兰等地发生的"黑风暴"等。

中国东北黑土区在近百年的大面积开发垦殖过程中,亦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面积坡耕地的黑土层流失和水土流失中形成的侵蚀沟。

这些水土流失问题带来的不仅是黑土资源的流失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甚至社会问题,如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和收入问题。严重的水土流失正使中国肥沃的东北黑土地变得又“薄”又“黄”。

扩展资料

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的原因:

人为原因:由于大力的开发,自然植被基本被破坏,黑土缺乏稳定的覆盖物保护;

自然原因:东北地区冬天气温寒冷、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降水集中,黑土极易受到水蚀和风蚀,导致面积减少,表层土壤变薄。

治理措施:

①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进行封山保护,退耕还林的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②农业生产中改变耕作方式,例如进行改垄将顺坡垄改成横坡垄,采取秸秆还田措施将秸秆等留在田地中,一方面提高了土地的覆盖率,能够防止因风力等因素形成的水土流失,另一方面这些秸秆在土地中腐烂之后能够变成肥料,提高土地的肥力。

③改变种植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畜牧业的发展步伐,采用草田轮作的方式来解决畜牧业生产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土地

都说东北地区有黑土地,那么具体是在哪个省?

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呼伦贝尔盟,区域总面积10 215万公顷,其中黑龙江4 437万公顷、吉林1 865万公顷、辽宁1 383万公顷、***呼伦贝尔盟2 530万公顷。在这个区域内符合黑土地(软土)标准的约3 029.16万公顷,占该区总面积的30%。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见东北地区土壤图),占东北地区黑土地总面积的61.1%,占东北地区黑土地农田的63.9%。

辽林只是覆盖了小块区域,大连肯定是没有了,你可以看看图

黑土地,红土地,黄土地,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1、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平原。

2、红土地是指红色土壤的土地,红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包括:江西、湖南两省的大部分,滇南、湖北的东南部,广东、福建北部及贵州、四川、浙江、安徽、江苏等的一部分,以及西藏南部等地。

3、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其范围北起*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

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面积的72.4%,一般厚50~200米(甘肃兰州九洲台黄土堆积厚度达到336米),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

扩展资料:

三种土地最主要的区别是颜色、土质上的区别,黑土地是其中最肥沃的,黄土地比较干燥,红土适中。

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黄土主要在黄河流域,可以按照需水量选择土地种植,黑土地主要种植玉米、大豆、水稻等,黄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农作物。红土地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玉米、红薯、辣椒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黑土地

百度百科-红土地

百度百科-黄土地貌

东北虎主要分布在哪里?

虎原本有八个亚种: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南亚虎、苏门虎、爪哇虎、里海虎、巴厘虎。本世纪三十年代,巴厘虎率先灭绝;六十年代,里海虎也绝种;七十年代,最后一只爪哇虎又在地球上消失了。不到五十年,先后三个虎种和这个世界告别。

东北虎也称西伯利亚虎,为世界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由于我国此前过量砍伐森林,使东北虎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据国际联合调查小组最近一次野外探查显示,我国野生东北虎数量己不足20只。

东北虎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动物,也是最大的老虎。属肉食目,猫科。它个子高大,身躯雄伟。一般成龄虎身长1.5~2.5米,头圆、耳短、嘴方阔,四肢粗壮,尾长3尺左右。毛色深浅不同,背毛为金**或棕**,腹毛为白色,周身布满黑色斑纹,额头上的花纹呈“王”字,号称“兽中王”。体重一般200多公斤,最大体重可达300公斤。2~3年生育一次,多在冬季交配,怀孕100多天,每胎3~4只。由于它有一张色彩艳丽的毛皮,在世界虎类中是出类拔萃的。

长白山和兴安岭一带是东北虎的生活区。它居于深山老林之中,没有固定的洞*,多昼伏夜出,性凶猛。它的主食是各种肉类动物,最欢喜吃野猪。野猪是一种凶猛而善于奔跑的野兽,论赛跑,东北虎不是野猪的对手,往往是甘拜下风。因此东北虎要捕食野猪,只有**地接近野猪,然后乘其不备。突然猛扑过去,常常是野猪来不及防御而成了东北虎的口中食。因此,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东北虎发现野猪之后,总是偷跟在后面,野猪走到哪能里,它就跟到哪里。在没有绝对把握时,它总是不动声色地跟在野猪群后面,好象一个勤勤恳恳的猪倌似的。因此山里人给它起了个雅号叫“猪倌”。

东北虎还吃鹿、狍子、山羊等其它动物。在长白山所有动物中,它是最凶猛、最厉害的。各种动物都怕它,对它敬而远之。因而它在林中是很孤独的,常常独自一个漫游在深山老林的各个角落,所到之处,其他动物都回避跑开。因而人们称它为兽中王,是名副其实的。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增加,使原始森林遭到大面积的砍伐,加上娱乐性的**活动和有组织的灭虎行为,使东北虎的分布区急剧退缩,种群数量下降。

据记载,到20世纪30年代,俄罗斯境内的东北虎仅有20~30只,于是**下令禁止猎杀东北虎,俄罗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禁止**虎的国家。

1947年以后,俄罗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凭借远东地区保存较好的大面积原始森林和人口稀少的优势,半个世纪以来,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得到了恢复。

我国**在50年代就已经提出禁止猎杀虎。1962年9月14日,国务院将东北虎列入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1977年3月,国家农林部将东北虎列为重点保护珍惜濒危物种。1988年11月8日,中国全国**通过《中国野生动物保**》,所有虎的亚种均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3年5月29日,中国发布《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禁止用虎骨制药。

到2001年末,我国已经建立有关虎的自然保护区40多个,其中东北虎自然保护区3个,一个是1960年建立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在1994年以后,这个保护区再没有发现过虎的活动信息。第二个是1980年建立的黑龙江省七星砬子东北虎自然保护区,现在已经多年没有发现东北虎,该保护区已失去了对东北虎的保护意义。另一个是2001年建立的以保护东北虎、远东豹为主的珲春自然保护区。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签署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1992年又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1998年国家林业局制定了中国野生东北虎保护计划,2001年,东北虎被列入《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中。由于长白山林区树木的不断被采伐和掠夺性的捕猎,东北虎这一珍贵动物数量极为稀少了,已濒临灭绝的境遇。为了抢救这一珍贵动物资源,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东北虎列为国家一类珍稀保护动物,严禁猎取,并在长白山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使东北虎有了较好的安身之处,得以繁衍后代。

世界上三大黑土分布区都在哪

1、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面积约190万平方公里;

2、分布在北美州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

3、分布于我国松辽流域的东北黑土区,面积约102万平方公里,是被誉为"北大仓"的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由于黑土地土地肥沃,这三大块黑土区均为所在国家的重要的农业产品基地,因此,三大黑土区的垦殖指数均比较高。在各黑土区的开发垦殖过程中,都曾发生过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如美国、乌克兰等地发生的"黑风暴"等。

中国东北黑土区在近百年的大面积开发垦殖过程中,亦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面积坡耕地的黑土层流失和水土流失中形成的侵蚀沟。这些水土流失问题带来的不仅是黑土资源的流失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甚至社会问题,如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和收入问题。

扩展资料

红土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非洲﹑亚洲﹑大洋洲及南美洲、北美洲的以南北纬30°为限,常见于热带雨林区。欧洲特别是在地中海东岸和巴尔干半岛地区也有类似于红土的土壤存在。东亚地区北起长江沿岸﹐南抵南海诸岛、南洋群岛、东迄**、西至云贵高原及横断山脉的范围为红土的重要分布地带。

褐土的分布

又称褐色森林土,分布于中国暖温带东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形成于中生夏绿林下,其特点为腐殖质层以下具褐色粘化层、风化度低。主要集中于陕西的关中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土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壤类型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