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养殖艺技术网的小编给各位分享什么地区日较差小的养殖知识,其中也会对世界上气温最高的地方是不是在赤道上(世界最高气温分布在赤道地区这句话对吗)进行专业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世界上气温最高的地方是不是在赤道上

不是。
是在靠近赤道附近。
因为赤道地区降水十分丰富,属于年雨型气候.水量蒸发带走热量.

世界上高气温在内陆靠近赤道附近的沙漠上.如撒哈拉大沙漠就是一个例子.干旱缺水,沙子的升温又快.昼夜温差大。

热带气候的类型有哪些?

在南纬25°和北纬25°之间为热带气候区。全年气温较高,四季不明显。一年往往可分干、湿两季,风暴较多,我国南海诸岛属于此区。在赤道附近常年湿润高温,多雷雨天气。往往一天有三变的天气,人们把这称为“赤道气候”。热带地区由于高温多雨,动植物生长繁衍非常茂盛,到处是郁郁葱葱的热带丛林,全年无寒冬。

热带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世界上气温最高的地方是不是在赤道上

(1)热带雨林气候。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12℃。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2)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其主要特点,①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射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蒿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当受信风影响时,盛行热带**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个月的干季。②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般可分干、热、雨3个季节。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3)热带沙漠气候。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热带干旱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制下,盛行热带**气团,气流下沉,所以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降水极少,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变率很大,甚至多年无雨,加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更加剧了气候的干燥性。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其主要特征:①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②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

(4)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这里全年气温皆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这是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气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过赤道多雨气候区。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以上。本区热带季风发达,有明显的干湿季,即在北半球冬吹东北风,形成干季;夏吹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富含水汽,降水集中,形成湿季。

(5)热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南、北纬10°~25°信风带**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上,如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沿海的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和澳大利亚昆士兰沿海地带。这些地区常年受来自热带海洋的信风影响,终年盛行热带海洋气团,气候具有海洋性。气温年、日较差都小,但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赤道稍低;年较差比赤道多雨气候稍大,年降水量一般在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低纬地区气温日较差比高纬大,为什么说新疆气温日较差大

新疆深居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白天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间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热量散失的多,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大,气候的**性强。

城市与乡村气温日较差哪个大

城市温差大。因为城市多水泥,硬化路面。绿化面积较少。相对来说比热要大。另外一方面,城市多汽车,排放尾气,以及生活工业热量较多。晚间降温快。

为什么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

日较差,山地云雾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多,气温不是很高,夜晚保温作用强,气温不是很低。

年较差同上

为什么山地的气温日较差比平原小

白天山顶太阳辐射强,但是大气稀薄,地面辐射到达宇宙空间的多,温度不是很高,晚上山顶气温很低,冷空气顺着山坡下滑,周围比较暖(相对于山顶而言)来补充,因此日较差小。

山地的气温日较差不是比平原小吗

温度的日较差与高度成正比,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这个是针对大尺度地形区而言的;在相等的高度下,山顶山脊温度日较差小,河谷盆地温度日较差大.高原上的河谷是日较差最大的地方,这则是针对中小尺度地形而言.
为什么山地比附**原气温日较差小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受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影响.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直接来自下垫面,所以气温随下垫面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受下垫面温度变化的影响,对流层大气越靠近下垫面,平均气温越高,气温的日变化幅度越大;离下垫面越远,平均气温越低,气温的日变化幅度越小.第二,受山地云雾热力状况作用的影响.泰山海拔高,气温低,大气中云雾多,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第三,山地气温受周围“自由大气”的调节作用的影响.山地海拔高,空气流动性好,利于与周围“自由大气”进行交换.白天山地气温升高时,由于气温低、日较差小,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对其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夜晚,由于山地上空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减小了山地气温的下降幅度,所以山地气温日较差就小于附**原气温日较差.
那么大尺度地形区为什么又会“温度的日较差与高度成正比,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呢?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密度小,受大气热力状况的影响,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低,晚上大气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差,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所以气温的日较差就大.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