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家兔[家兔(学名:Oryctolagus cuniculus f. domesticus):是由一种野生的*兔经过驯化饲养而成的。]的过程中,由于养殖的各种因素,家兔经常出现腹泻[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病,严重影响家兔的健康,为了使养殖户快速治疗家兔腹泻病,下面本文详细介绍家兔常见腹泻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如下:

  一、风寒性腹泻

  1、病因。该病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当,兔舍笼内温度不均,忽冷忽热,导致兔外感风寒,邪毒侵入脏腑,脾胃受犯,使消化失调,清浊不分而引起发病。

浅谈家兔常见腹泻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图)

  2、症状。患兔精神不振,腹部胀气,肠鸣如雷,拱腰打喷嚏,流鼻涕,粪便似泥浆,气味酸臭,耳、肢发冷,食欲停止。若治疗不及时,常引起寒塞脾胃,肚胀拉稀死亡。

  3、防治措施。(1)保持兔舍笼内温度相对稳定,冬季和早春要防止兔受寒受冻,幼兔笼内要铺垫晒干的杂草、稻草进行防寒保温。(2)患兔早期可内服藿香正气水,每只每次2-3滴,兑温开水灌服,每日2次;对重病兔可采用“复方止泻散”进行治疗,即:白术、滑石各12克,藿香、白头翁各10克,干姜、茯芩各8克,甘草、黄连各6克。用水煎为浓药液,加糖少许混合温热内服,患兔每只每次服15毫升[毫升是一个容积单位,跟立方厘米对应,容积单位的主单位是升(L)。],每日1次,连服3-4日。

  二、脾虚性腹泻

  1、病因。该病主要是因为饲养**,湿邪内犯,损伤脾*,以致运化失调,湿浊内生而成其病。

  2、症状。患兔食料少,皮毛粗乱,体质虚瘦,腹部虚胀,粪泻如浆糊,质粗酸臭,精神不振,腹痛不安。

  3、预防和治疗。(1)保持日常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品种丰富、营养全面;保持兔舍笼内清洁干燥;做到每日将兔放出笼外活动1小时。(2)对患兔可用中药“健胃散”进行补脾健胃,燥湿止泻进行治疗。即:神曲、茯芩、白术各10克,木香、陈皮、黄连各6克。用水煎为50%药液,加糖适量,温热灌服,每只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3次,连用3天。(3)秘方治疗法:生姜、茯芩、扁豆各10克。共研为极细粉末,每只患兔每次服2克,每日3次,连服2-3天。

  三、消化**性腹泻

  1、病因。本病多为仔幼兔发病。仔兔出生后补料过晚,使仔兔的消化**发育不健全,消化机能不完善,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吸收率低所致。

  2、防治措施。(1)仔兔出生后16-18天开始补料,饲料应全价、易消化、适口性好,切不可喂给不易消化的生、硬饲料或鲜草鲜菜;(2)对患兔可用硫酸钠2-3克,加水40毫升,分2次内服;也可选用大蒜酊、龙胆酊、陈皮酊各2毫升兑温开水内服,每天2次,连服2-3天。

  四、胃肠炎性腹泻

  1、病因。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或喂霉败有毒料草,湿毒内浸,损伤脾胃,致使运化功能失调,清浊不分而患本病。

  2、症状。患兔发热,精神不振,腹部胀气,腹泻如糊状,粪带粘液,有时腹痛,体温高,两眼无神,四肢无力,若治疗不及时,可因脱水死亡,病死率高。

  3、防治措施。(1)严禁给兔喂发霉变质饲料,保持兔舍、笼内日常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做到每日喂兔定时定量,饲喂精料不可过量,更换饲料要由少至多,分阶段性改变,防止饲料突变而致使兔出现消化规律紊乱。(2)治疗:新霉素每千克体重5000-6000单位,作骨肉注射,每天2-3次,连用3天;对严重病兔,可内服鞣酸蛋白0.25克,每天2次,连服1-2天;也可选用中药“复方止痢酊”进行治疗,效果显着。白头翁、黄连、秦皮各10克,甘草8克。用水200毫升煎为浓药液,每只每次服10毫升,每日3次,连服2-3日即愈。

  五、寄生虫类的腹泻

  1、发病的症状。该病主要由球虫、线虫、吸虫所引起,多发生于断奶后的幼兔,表现体虚消瘦、被毛粗乱、精神沉郁、腹泻下痢,排出腥臭的粪便,有的粪便中可检测出虫卵或虫体。

  2、预防的措施。(1)母兔在配种前可进行一次驱虫,以净化体内寄生虫;(2)仔兔断奶后口服球虫净、氯苯胍等**性小的药物;(3)日常保持仔、幼兔笼舍内清洁干燥,定期对兔舍笼具进行消毒,注意饮水卫生,消灭鼠类、苍蝇等防止卵囊机械传播。

  以上内容就是详细总结了家兔常见腹泻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