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蝼蛄,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西南地区)、蠹蚍(度比仔),东北称为拉拉蛄,地拉蛄;田小狗【江浙】亦称为剪柳仔(扒手的台语)。]别名地狗、拉拉蛄、大蝼蛄、北方蝼蛄,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蝼蛄科动物,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地区各省。本篇文章将会为大家介绍蝼蛄是害虫[害虫是人类对一些动物(大多属于昆虫)的定义,这些动物往往会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吗,蝼蛄防治方法,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蝼蛄是害虫吗

  蝼蛄为多食性害虫,喜食各种蔬菜,对蔬菜苗床[苗床(miáo chuáng)是用于培育植物秧苗的小块土地。]和移栽后的菜苗危害[危险灾害。]尤为严重。蝼蛄成虫和若虫在土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和幼芽,或将幼苗[【词目】幼苗【读音】yòu miáo【释义】种子发芽后生长初期的幼小植物体。]根、茎部咬断,使幼苗枯死,受害的根部呈乱麻状。

蝼蛄是害虫吗,蝼蛄防治方法

  蝼蛄在**活动,将表土穿成许多隧道,使幼苗根部透风和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因失水干枯致死,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使蔬菜大幅度减产。

  蝼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深翻土壤、精耕细作造成不利蝼蛄生存的环境,减轻危害;夏收后,及时翻地,破坏蝼蛄的产卵场所;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不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在蝼蛄危害期,追施碳酸氢铵等化肥,散出的氨气对蝼蛄有一定驱避作用;秋收后,进行大水灌地,使向深层迁移的蝼蛄,**向上迁移,在结冻前深翻,把翻上地表的害虫冻死;实行合理轮作,改良盐碱地,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可消灭大量蝼蛄、减轻危害。

  灯光诱杀:蝼蛄发生危害期,在田边或村庄利用黑光灯、白炽灯诱杀成虫,以减少田间虫口密度。

  人工捕杀:结合田间操作,对新拱起的蝼蛄隧道,采用人工挖洞捕杀虫、卵。

  药剂防治:

  ①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0%辛硫磷[辛硫磷杀虫谱广,击倒力强,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作用,对鳞翅目幼虫很有效,在田间因对光不稳定,很快分解,所以残留期短,残留危险小,但该药施入土中,残留期很长,适合于防治**害虫, 剂型 50%,45%辛硫磷*油,5%颗粒剂。]*油,按种子重量0.1%~0.2%拌种,堆闷12~24小时后播种。

  ②毒饵[毒饵dú’ěr(bait),是指在麦麸或其他食物中混入**或有毒农药制成的毒物,撒在地面上,用来毒杀蝼蛄、蛴螬等害虫。]诱杀常用的是敌百虫[敌百虫学名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膦酸酯,中文别名: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敌百虫兽用;敌百虫原粉;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酯;精制敌百虫一种有机磷杀虫剂。]毒饵,先将麦麸、豆饼、秕谷、棉籽饼[棉籽榨完油后剩下的残渣做成的饼,主要用作饲料...]或玉米碎粒等炒香,按饵料重量0.5%~1%的比例加入90%晶体敌百虫制成毒饵:先将90%晶体敌百虫用少量温水溶解,倒入饵料中拌匀,再根据饵料干湿程度加适量水,拌至用手一攥稍出水即成。每667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施毒饵1.5~2.5千克,于傍晚时撒在已出苗的菜地或苗床的表土上,或随播种、移栽定植时撒于播种沟或定植*内。制成的毒饵限当日撒施。

  ③土壤处理、灌溉药液当菜田蝼蛄发生危害严重时,每667平方米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千克,对细土15~30千克混匀撒于地表,在耕耙或栽植前沟施毒土。若苗床受害严重时,用80%****油30倍液灌洞灭虫。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蝼蛄是害虫吗,蝼蛄防治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小编总结的本篇文章有能够帮助大家的地方。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