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兔一定要防好腹泻

统计资料显示,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情况下,养殖幼兔出现的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在20%左右,在这些死亡兔中70%死于腹泻[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在养兔经验不足的新场(户),幼兔的死亡率为50%~70%,其中腹泻死亡的占死亡总数的80%以上。本文将为读者分析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方法。
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
病原微生物性腹泻大肠杆菌、巴氏杆菌、魏氏梭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泰泽氏杆菌、轮状**[轮状**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等,以前4种病菌引发腹泻率高。
寄生虫性腹泻球虫、弓形体、栓尾线虫、豆状囊尾蚴[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拼音nangweiyou)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幼虫的一种类型。]、隐性孢子虫都能引发腹泻,但以球虫引发的腹泻为常见。
霉菌和霉菌毒素性腹泻霉菌有曲霉菌[常见的为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x=4(a.nidietans),半知菌类,黄曲霉群的一种常见腐生真菌。]属、产毒镰刀菌属、葡萄穗霉菌属、单端孢霉菌属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葡萄穗霉菌毒素、单端孢霉菌毒素、赫曲霉菌毒素等。
应激引起腹泻如断奶方法不当、饲料变化、过冷、过热、长途运输和惊吓均能引起兔因抵抗力降低,内源病菌快速繁殖而引发腹泻。
滥用抗生素引起腹泻兔是单胃动物,之所以能消化纤维素[纤维素(cellulose)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是因为盲肠内生存有大量有益细菌。大量使用抗菌素[抗菌素是一种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或长期使用抗菌素防病,在**肠道病原菌[一种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或细菌、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等。]的同时,也**了肠道内大量的有益细菌,破坏了肠道内微生态系统平衡,有耐药性的病原菌大量繁殖后一旦引起腹泻就很难。
低纤维素饲料引起腹泻家兔是草食小家畜,要求饲料中组纤维占一定的比例。如果日粮中精饲料含量过高,特别是能量饲料占比例过大,容易引发腹泻。例如玉米在兔全价配合饲料中占30%以上,家兔腹泻发生率[发生率是一个统计学词汇,指在某时间内一组人群发生新的例数。]就明显提高。
有人用纤维素含量分别为7%、9%、12%、14%的饲料配方做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占7%、9%的两组实验兔腹泻发生率分别为95.33%和22.67%,且多半为黏液性腹泻,而纤维素含量为12%的实验组兔腹泻发生率较低。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