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蝎脱皮[脱皮一般都有季节性,多在春末及夏季炎热潮湿季节发生,常连续多年复发。]一直都是养殖蝎子过程中很难的一步,很容易造成猝死的现象。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的要求[要求,是人们日常使用词组。],湿度的要求,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的要求,饲料的要求和管理的要求,以下就从这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个详细的分析。
幼蝎脱皮
1、温度要求,一般温度保持在33℃左右,是幼蝎脱皮较好的温度。在此温度其生长明显加快,抗病能力增强,几乎不出现相互残杀的现象。
2、适宜的湿度,幼蝎更需要一定的湿度得以顺利的脱皮。这时的土壤含水量[含水量是**实际含水多少的指标,**孔隙中所含的水重量(Gw)与干燥岩土重量(Gs)的比值,重量含水量(Wg);岩土含水的体积(Vw)与包括空隙在内的岩土体积(V)的比值,称为体积含水量(Ww)。]应在20%左右为宜。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为75%~85%之间即可。
3、放养密度,幼蝎脱皮期间,放养密度越小,幼蝎的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就越高,生长速度越快,脱皮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越低。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立方米,读作lì fāng mǐ,它是体积单位,符号m³((这个字符的Unicode编码是33A5)),等于每边长为一米的一个立方体的容积,等于一立方米。]投放3000条左右为宜。
4、在幼蝎脱皮前,应投喂充足的多种类的饲料来满足其脱皮时的营养需要。
5、幼蝎在脱皮时完全失去了自卫的能力,无法保护自己的安全。因此在蜕皮时应注意保护幼蝎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