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是我国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较广泛的蜂种,同时也是我国养殖历史较悠久的当家蜂种,近年来中华蜜蜂养殖业重新开始繁荣起来,却是一项技术活,传统方式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高,因此要采用较为先进的养殖才能获取高产。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中华蜜蜂养殖有哪些要注意以及有哪些技术?
中华蜜蜂养殖要注意哪些?
一、忌胡乱加脾
中华蜜蜂养殖忌胡乱加脾,有些人一有空间就立马添脾加础,殊不知[殊不知,指的是竟不知道(引述别人的意见而加以纠正),也可以形容竟没想到(纠正自己原先的想法)。]这样一来反而不利于蜂群[蜜蜂的一个群体。]的发展,事实上[事实上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根据客观事实来说,其实是。]任何时候蜂少脾多群势必垮,原因是胡乱加脾势必影响工蜂的护脾能力,进而使蜂群出现冻死子脾或爆发疾病等情况,正确的做法是加脾后要确保蜂多余脾或至少蜂脾相称。
二、忌盲目贪群
中华蜜蜂养殖忌盲目贪群,有些人似乎认为不养百八十箱就算不得养蜂人[河阳城内,任务相关。],一看到蜂群起王台就分群,殊不知蜂群数量和蜂蜜总产量纯粹是两码事,尤其是定点养殖时甚至可能是负相关,原因是附近的蜜源条件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养中华蜜蜂一定要根据附近的蜜源情况来规划蜂群数量。
三、忌频繁开箱
中华蜜蜂养殖忌频繁开箱,有些人似乎不开箱看一眼蜂群心理就不踏实,殊不知频繁开箱不但会惊扰到蜂群,而且还会破坏蜂箱内来之不易的小环境,结果往往是蜂群发展速度极为缓慢,正确的做法是要尽量多从箱外观察,例如可多从采集蜂和守卫蜂的行为去判断蜂群的状态。
四、忌双王同群
中华蜜蜂养殖忌双王同群,有些人从网上看到别人搞双王群便自己也搞,结果往往是双王群没搞起了盗蜂却泛滥成灾,事实上中华蜜蜂搞双王群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原因是中华蜜蜂的分蜂[分蜂一般在春季发生。]性本身就特别强,搞双王群后动不动就可能起分蜂热,而且还将蜂场各蜂群的群味搞得乱七八糟的。
五、忌乱用蜂药
中华蜜蜂养殖忌乱用蜂药,有些人看到蜂群患病了就什么药都一股脑的上,也不管对不对症,结果往往都因药不对症而使小病变成大病、一群患病变成全场患病,正确的做法是先根据症状找出病因,然后再根据病因对症下药,另外在无法准确判断药性时要先在一群蜂上试药。
六、忌乱配饲料
中华蜜蜂养殖忌乱配饲料,有些人看到别人说加什么能快速繁殖蜂群便也跟着加,殊不知别人的情况可能与你不一样,没有效果还是次要的,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蜂群中毒而死亡,另外饲料消毒也是养中华蜜蜂的重要环节,实际上很多蜂病都是因吃了来路不明或未消毒的饲料而引起的。
七、忌取光蜂蜜
中华蜜蜂养殖忌取光蜂蜜,有些人取蜜时恨不得连蜂箱都榨一遍,根本就没想过要给蜂群留口粮,殊不知这样取蜜纯粹是“杀鸡取卵”,在外界蜜源丰富时蜂群或许尚能接受,遇到外界蜜源匮乏时蜂群极有可能因缺蜜而飞逃,因此养中华蜜蜂时绝不能因贪念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取光蜂蜜。
八、忌不防蜂病
中华蜜蜂养殖忌不防蜂病,有些人平时不注意预防蜂病,非要等到疾病爆发后才慌乱的处理,此时若处理得当或许尚能挽救蜂群,一旦处理不到位则极易导致蜂群灭亡,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全场蜂患病,事实上被蜂病拖垮的蜂场也不在少数,因此养中华蜜蜂一定要提前预防可能的蜂病。
九、忌不重育王
中华蜜蜂养殖忌不重育王,有些人养中华蜜蜂时根本没有人工育王的概念,事实上养中华蜜蜂是很重视人工育王的,而且就算不人工育王也要利用人工选择来改良蜂种,简单的办法是用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蜂群来培育雄蜂和蜂王[蜂王是一种膜翅目、蜜蜂科类生物,蜂王也叫“母蜂”、“蜂后”,是生殖**发育完全的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同时还要及时人工淘汰那些分蜂性强或产卵能力弱的蜂王。
十、忌乱引蜂种
中华蜜蜂养殖忌乱引蜂种,有些人看到什么蜂种好就想引进几只,根本不考虑这种蜂种到底适不适合在当地养殖,实际上对中华蜜蜂而言较好的蜂种就是当地的野生中华蜜蜂,原因是这些中华蜜蜂早就经历了长期且残酷的自然选择,也就是说在对当地自然气候的适应性上当地蜂种可能更具优势。
中华蜜蜂养殖有哪些技术?
一、诱蜂技术
中华蜜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优良蜂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山区密林中,诱捕当地中华蜜蜂进行人工养殖是有效的途径,因为中华蜜蜂根据地域可以细分很多类型,不同类型对环境的适应性有差异,而诱捕当地中华蜜蜂在当地饲养可以避免出现对环境不适的情况,对此需要养蜂人具备一定的诱蜂技术,同时要懂得如何收捕树洞、岩洞里的蜂群。
二、过箱技术
过箱是指将收捕的野生蜂群或传统方式养殖的蜂群转移到活框蜂箱中饲养,活框蜂箱是根据蜜蜂的生活习性设计而成的,按蜂种不同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同时不同蜂种在不同地区养殖也可能有不同的设计,但总的来说要适合蜜蜂生存且便于蜂群管理,目前我国很多中华蜜蜂仍然是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有条件的建议更换成活框蜂箱。
三、饲喂技术
蜜蜂完全以花为食如花粉、花蜜等,但并不是说不需要进行人工饲喂,中华蜜蜂饲喂的方式主要有补助饲喂和奖励饲喂两种,补助饲喂是指在蜂群缺蜜时提供必需的食物供给,而奖励饲喂是指在外界环境不适时通过饲喂来**蜂王产卵和激励工蜂哺育,饲料主要是白糖、蜜蜂和花粉等,不管是什么饲料都需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卫生。
四、育王技术
育王是养蜂生产重要的一环,养蜂其实就是在养王,蜂王质量好蜂群的发展速度快且养殖效益高,在具体操作时很多时候虽然无法做到像育种场那样规模,但可通过简单的人工选择来定向培育出相对优质的蜂王,即利用群势强大、抗病能力强、生产效益高的蜂群来培育新王,同时定期从外界引入新的蜂王以避免出现近亲繁殖。
五、介王技术
介王是养蜂生产常用的技术之一,蜂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蜂群的发展,因此对于哪些老弱病残王要及时更换成新蜂王,意外失王的蜂群也要及时介入新王,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介王方法以免出现围王情况,出现围王时可用烟熏或直接投入水中将蜂王解救出来,切勿直接用手扒开蜂团,否则易激怒工蜂而立即刺死蜂王。
六、分蜂技术
分蜂是蜜蜂扩大种群数量的主要方式,中华蜜蜂的分蜂性比较强,因此更要求养蜂人懂得如何处理分蜂,具体要从两个方面说,若需要蜂群分蜂则可以在自然分蜂前就进行人工分蜂,也可以让其自然分蜂,但要注意分蜂时间以便及时收捕分蜂群,若不需要分蜂则要将蜂群中的王台处理掉,同时找到蜂群发生分蜂热的原因并及时处理好。
七、并群技术
蜂群既然有分蜂必然就有并群,并群即将两个蜂群合并成一群,原则是“弱群并入强群,无王群并入有王群,病群不得并入健康群”,合并后得到的蜂群在采集力、抵抗力等方面都有优势,但并群时要注意避免两群蜂出现厮杀的情况,同时要选留相对较好的蜂王,若组建双王群群时也要用到并群技术,但蜂箱中间要用隔王板隔开。
八、防病技术
病害防治在所有养殖业中都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蜜蜂养也不例外,疾病方面主要有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蜂蛹病、黑蜂病等,敌害方面主要有胡蜂、巢虫、蜂螨、蚂蚁等,其中又以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和巢虫危害较为严重,对此要求养蜂人对基本的病害要能够识别和防治,一但发现蜂群受害则要及时处理以避免给养蜂生产带来更大的损失。
中华蜜蜂养殖的过程中要切记注意事项,对技术的要求也非常高,但技术离不开实践和经验积累,对此养蜂人要在养殖中慢慢学习和积累,切勿故步自封,蜂群只有在技术的支撑下才能做好高产,从而才有好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