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作为一种药用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然而,大多数养蝎户由于缺乏应有的技术和经验,导致养蝎失败,经济受损。下面小编详细介绍下蝎子如何养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掌握蝎子的生活习惯:蝎子是一种喜阳怕光、喜潮怕湿的小动物,同时还有钻小缝、喜独居的习惯。如果不能满足蝎子生长发育[生长是指身体各**、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所需的条件,就会出现生长极慢甚至死亡的现象。人工养殖时应尽量模拟蝎子的自然生存环境,根据养蝎规模及投蝎数量,建造大小适宜的养蝎池,并在池中用石头、砖块或瓦片垒成有缝隙的墙体,使蝎子有宽松的活动空间,有利于[有利于是指对某人或某一事物有利处,能起到帮助与促进的作用。]提高成活率[成活率在医学上指病人医治成活的概率,故称“成活率”。];同时,还能增加单位面积的饲养量,达到立体养殖的效果。

  二、选好种蝎,密度适宜:选好种蝎,是发展人工养蝎的基础。种蝎要挑选个体中等、体质健壮、繁殖率[繁殖率reproductive rate,reproductionrate亦称再生产率。]高的公、母蝎。因为蝎子具有相互残杀本性,个体大的残杀个体小的,未蜕皮的残杀正在脱皮的。在饲养过程中,应该注意放养适宜的密度,根据大小尺寸分养,规格一致有利于蝎子同步生长。

蝎子如何养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三、采用恒温饲养:蝎子是一种变温的动物,具有冬眠的习惯,这是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为了提高人工养蝎的繁殖率并使蝎子迅速生长,就必须解除蝎子的冬眠期并进行恒温饲养。蝎子在28-30℃时活动时间长,是采食量多,生长发育快。因此,冬季应在蝎场内安装加温设备,如塑料大棚,或采用煤炉加热等,使室内温度在60%-80%的范围内,但应注意室内通风换气。

  四、避免饲料单一:蝎子是食肉动物,喜食质软多汁的昆虫,投喂时主要以动物饲料为主。目前,人工养殖普遍使用黄粉虫[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作饲料,但是,如果长时间使用单一的饲料喂养,势必造成蝎子营养**,因此应配制多种饲料,如添加蚯蚓、地鳖虫、麸皮等,西瓜皮[西瓜皮,别名西瓜翠衣。]也是蝎子的很好的辅助食物。总之,饲料复杂,越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

  五、蜕皮期科学管理:蝎子出生后经过6次蜕皮才达到性成熟,如果蝎不能蜕皮,生长发育就会停止,可能随时死亡。

  雏蝎出生后,即爬到母蝎背上。5天后,蜕第一次皮。这次蜕皮时间比较一致,在蜕皮通过5-7天后,雏蝎离开母背,40天左右进行第2次蜕皮。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个体间生长发育不一致,导致第2次蜕皮时间各不相同。以后每隔50-60天蜕皮一次。

  蜕皮期间的日平均气温应控制在25-30℃,蝎窝土壤含水量为15-20%,空气相对湿度约为80%,蝎在蜕皮前一周进入半休眠状态。蝎蜕皮后,新蝎身体柔软有光泽,体形明显增大,肌肉鲜嫩,抵抗力弱,极易受到天敌或其他蝎的侵袭和蚕食。

  蝎蜕皮后,供食要注意营养丰富,还要注意适口性及壳采食性,做到少投勤投,防止蝎因饥饿而互相蚕食,供食以黄粉虫幼虫为主,辅以替代品[对于两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增加,则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Substitute Goods)。]。替代品使用25%牛奶,25%生蛋白,45%面粉(炒香),3%的红糖,2%的生油,并混合成糊状,用手搓成小颗粒,置于嫩菜叶上即可。可在替代品中加入少量的复合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加快雏蝎的生长。

  实践证明,蝎蜕皮的时间早晚与体内胱氨酸[胱氨酸(Cystine)协助皮肤的形成,且对解毒作用很重要,借由减低身体吸收铜的能力,胱氨酸保护细胞免于铜中毒。]的含量有密切关,因此有必要对孕蝎、雏蝎适当添加鼠肉是很必要的。还可以在平时饲喂的黄粉虫等饲料中喷适量的胱氨酸溶液,以间接增加蝎体内胱氨酸的含量。如果将胱氨酸和维生素类药物均匀洒在新鲜的西瓜皮或嫩叶上,好让蝎自由进食。但要注意及时清理残留的食物,以防止腐烂和变质。

  六、做好蝎场的管理工作:蝎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养蝎的成败。因此,在养殖上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每天定期观察蝎子的活动情况,并详细记录蝎子的饮食,蜕皮,产子,病虫害及死亡情况,注意气温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经常打扫残食及蝎粪,保持蝎场清洁卫生,以利于提高人工养蝎的成活率。

  以上内容就是蝎子如何养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