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佝偻病[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在肉兔养殖中也是一种应注意防范的疾病,否则的话会给养殖户带来一些经济上的损失。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兔佝偻病如何防治,兔佝偻病防治方法吧!
兔佝偻病病因
造成幼兔佝偻病的原因有先天性[《先天性》是由斎藤久志执导的剧情/喜剧/爱情片,西岛秀俊,唯野未步子参加演出。]的,也有后天性的。先天性佝偻病是由于母兔妊娠期营养失调、缺乏光照,或饲料中缺乏钙盐、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D和蛋白等,使胎儿发育**,产后对钙、磷吸收仍有障碍,导致佝偻症。后天性佝偻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断奶过早,幼兔对饲料中钙和磷的吸收还不完善;二是饲料中无盐、蛋白质和维生素D不足;三是光照不足;四是有胃肠道疾病,维生素D吸收不足。
兔佝偻病症状
先天性佝偻病,子兔出生后体质弱,肢体异常、变形,与同龄兔相比,站立起来的时间延迟[时间延迟是指将产品差异的任务,包括制造、集成、定制、本地化和包装尽可能在时间上向后推迟。],而且站立不稳,走路摇晃。四肢向外叉开。
后天性佝偻病子兔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生长发育缓慢,进而骨骼变形,出现拱腰、凹背,肋骨与肋软骨[肋软骨是指位于肋的腹侧,由透明软骨构成,前几对肋的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连称真肋或胸骨肋;其余肋的肋软骨则由结缔组织顺次连接形成肋弓(Arcus costails),这种类成为假肋或弓肋。]结合处肿大,肋骨内陷,胸骨突出,形成“鸡胸”。骨质疏松,以发生骨折。四肢骨骼变形,不能跳跃,轻者出现跛行,重者不能活动,出现抽搐,随后死亡。
兔佝偻病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对妊娠母兔、哺*母兔、幼兔的饲料要多品种搭配,饲料要全价,特别要保证饲料中维生素D、无机盐的含量、钙、磷不仅量足,而且要搭配合理。要加强光照和运动。
2)治疗措施10%的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该品为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熔点201℃(分解),无臭,无味,易溶于沸水(20g/100ml),略溶于冷水(3g/100ml,20℃),不溶于乙醇或**等有机溶剂。]注射液每千克体重1-1.5毫升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注5-7天;维生素D2胶性钙注射肌内或皮下注射,每次每只1000-2000单位,每日1次,连注5-7次;维生素D3注射液肌内注射,每千克体重1500-3000单位,每天1次,连用5-7次。注射前后给患兔补充钙剂,可用碳酸钙内服,每天1次,每次每只0.5-1.0克,连用数日。维丁钙片内服,每日1次,每次每只1-2片,连用数日;对进食的患兔,可在饲料中加入骨粉或贝壳粉,每千克饲料加入20-30克。
兔佝偻病如何防治,兔佝偻病防治方法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提出来让小编为您解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