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咬症[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发生的以定期兴奋、啃咬自己身体某一部分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疾病.在兴奋时,病畜常啃咬自己身体的一定部位,咬坏皮毛,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最后因极度衰竭而死亡.本病多见于水貂、狐狸等胆小动物,任何季节都可发生,以春、秋两季多见.貂群发生本病时,没有明显的地区性,常以散发为主....]是食肉毛皮动物发生的以定期兴奋、啃咬自己身体某一部分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疾病。在兴奋时,病畜常啃咬自己身体的一定部位,咬坏皮毛,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后因极度衰竭而死亡。本病多见于水貂、狐狸等胆小动物,任何季节都可发生,对狐狸养殖业来说,危害很大,治疗起来也较难,这令很多养殖户很头疼。那狐狸自咬怎么解决?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病因:
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还不够,说法不一。据笔昔观察,笼养狐活动范围较小,通风**、光照不足,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较高;某些狐对应激的一种异常反应(如喂食前的给食信号或意外音响的**或外来人靠近或更换新场地、笼舍等);仔狐过早断*和单笼饲养都可引起发病。
狐狸自咬症的症状:
神经高度兴奋,病势非常急剧,痛痒难忍,旋转、打滚、狂咬、嘶叫,大口大口的咬自己的尾、后肢、臀部的毛被和皮肤,严重时咬住不松嘴,将尾、后肢或臀部交烂,撕掉皮肤或肌肉,也有将尾咬掉的。兴奋过后便呈沉郁状态,躺卧,眼半闭,对周围事物不敏感或呈睡眠状态。自咬的部位没有固定的地方,但就某一个体而言,自咬的部位(位置)往往是固定的,总是咬一个地方,反复进行。患部被咬破、结痴、感染化脓,导致败血死亡。
狐狸自咬症如何治疗:
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但有不少经验性的对症疗法,虽效果不尽理想,但还是起到了控制和避免反复发作的作用,可使患狐生命维持到取皮期,可获得一张完好的季节皮。
(1)**氯丙嗪[氯丙嗪,别名阿米那嗪、氯普马嗪、氯硫二苯胺,系吩噻嗪类之代表药物,为中枢多巴胺受体的拮抗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或**0.25克、*酸钙0.5克、复合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0.1克,研沫混匀,分两份拌饲料中喂给,每日两次,每次一份;
(2)**氯丙嗪2毫升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每天1次;
(3)创面局部用双氧水冲洗或用酒精棉球擦洗,去掉污物并消毒。而后涂碘酊或撒消炎粉或撒少许高锰酸钾[高锰酸钾(Potassium permanganate)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物接触,易发生**,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硫酸,分子式为KMnO4,分子量为158.03400。],以防创面感染。也可涂2%敌百虫凡士林软膏,可防止创面生蛆;
(4)肌肉注射青霉素40~80万单位、安痛定2~4毫升,每日两次,进行消炎。
中西结合治疗:
1.加强管理,清除粪便,铁笼用1%高锰酸钾溶液严格消毒,每公斤饲料中加入硫酸铜和硫酸锰各0.1g。
2.用2%**普鲁卡因2.0毫升后海*注射。
3.中药治疗。组方:苦参15g、百部15g、猪苓15g、蒿本10g、黄连10g,元芩10g、陈皮10g、甘草10g,水煎浓汤过滤,取汁后加等量的40―50度白酒,待温凉后,将患部浸入药液中10―15分钟,每天1次,连用3日。
采用中西药物,内服外用结合,经2日自咬现象消失,7日破损处结痂,10日新毛生出。
狐狸自咬怎么解决?
1、及时治疗,正确护理。
正确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护理对自咬症来说,在某种意义上比用药物治疗更为重要。因为护理得法,有时不用药也会好转。
(1)要及时发现病狐,及时安置在人员少接触的*暗僻静处饲养,也可两只患狐同笼饲养。在喂食时要首先为其分得食物,令其安静进食。
(2)为扩大活动面积,可将患狐放在较大笼舍或大圈中饲养。
(3)为避免咬伤,可给患狐戴电焊网[电焊网是用优质低碳钢铁丝排焊而成,然后再冷镀(电镀)、热镀、PVC包塑等表面钝化、塑化处理。]口罩,喂食时摘下;还可给患狐戴电焊网或硬塑料筒做成的脖套;用8号铁线做成两个圆圈,中间用直铁线(10~15厘米)支开,小圈(直径5~7厘米)套在脖子上,大圈(直径8~10厘米)套在胸围处;在笼舍中间上下方向插入光滑的木棍多个,间距是能使驱体通过,但不能回头。
2、做好预防工作
目前还没有特异的预防措施,仅根据笔者的体会,提以下几点。
(1)从调整饲料营养、保证饲料品质入手,添加足够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使狐体健壮,健壮的狐群发病明显减少。
(2)经常驱除狐耳道或其他部位的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笼舍要经常用喷灯进行火焰消毒。
(3)尽可能地采取有效措施,延长哺*期或同笼两只饲养时间,这样幼孤发病率明显减少。
(4)结合取皮淘汰患狐。
注:为了减少貉、狐自咬症的发生,养殖户应按其发病的原因对症采取措施,首先需按时投喂各类维生素药物,按照营养学的适当比例搭配饲料和辅料。其次是在留选种兽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患有自咬症或有这样倾向的貉、狐当做种兽饲养。同时,应保持养殖区环境安宁,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几率。坚持从仔兽分窝时定期定量投喂或注射驱虫类药物,消灭和减少体内外寄生虫。对于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均不能阻止的自咬症,建议养殖户将自咬症患兽的牙齿除掉或戴脖套,强制其不能自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