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逃[ ...]设施[设施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è shī,指安排布置;为某种需要而建立的机构、组织、建筑等。]:锯缘青蟹[青蟹(学名,Scylla serrata)属甲壳纲,梭子蟹科。]在水质条件**,即不适宜其生长、生存时,会爬登堤岸越池逃逸,因此,必须在池堤四周内侧及进排水口处设置[庵顶,2000年起由庵上改名,是由以前庵顶山一庵得名,人口未知,主要由高,王,李三姓组成,农民以种葱,姜为主,依山傍水,北由汶河,交通便利,西靠青云湖路,北由滨河路,南有下小路,东靠安丘东外环,物产丰富,人们安居乐业...]防逃设施。目前常用的防逃材料有塑料片[此词条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贡献知识的乐趣。]、水泥板[水泥板顾名思义是以水泥为主要原材料加工生产的一种建筑平板,是一种介于石膏板和石材之间、可自由切割、钻孔、雕刻的建筑产品,以其优于石膏板、木板的防火、防水、防腐、防虫、隔音性能和远远低于石材的价格而成为建筑行业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竹篱笆[竹篱笆:篱笆又叫栅栏、护栏,用来保护院子的一种设施,一般都是由棍子,竹子、芦苇、灌木或者石头构成,在我国北方农村很常见。]、网片、油毛毡和玻璃钢板等,在砖石结构池堤的上缘内侧,应设有伸出约2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的反板;土堤则用竹篱笆、塑料片、水泥板等作为防逃设施,效果较好。在闸门处,除闸板网防逃外,另在闸门内再设一道篱笆,以提高防逃效果。
用塑料片作防逃设施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塑料片的厚度应在0.4毫米以上。太薄则经受不住风吹日晒及雨淋等自然侵袭。②宽度一般为50~70厘米,视贴敷的方式而定。采用紧贴堤坡的方式设置时,塑料片宽度应为60~70厘米,塑料片下缘[下缘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à yuán,是指铸币下方的近边缘部分。]埋土10厘米,外露50厘米以上,此方式抗风能力较强。若采用垂直[垂直,是指一条线与另一条线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式贴敷,50厘米宽的塑料片就可以,塑料片垂直外露40厘米能防止锯缘青蟹外逃。但垂直式易受强风吹刮而使塑料片受到损坏。③塑料片每隔30~40厘米,用竹筋夹住固定于堤坝边。④塑料片的颜色以白色或*白色为佳。⑤塑料片的下缘必须与堤壁坡面紧贴,并压盖一些黏土。若有空隙,锯缘青蟹会由此处逃跑。⑥塑料片上缘的高度,一般在蟹池最高水位线之上。
水泥板防逃效果好,且经久耐用,但其一次性投资较大,并因直立式贴堤,因此,在强风暴雨下要特别注意防止水泥板的倒塌。
竹篱笆作为防逃材料时,应采用直径2厘米左右的光滑小竹,不宜使用剖开的篾条,因篾条表面粗糙有棱角,锯缘青蟹易攀爬。竹篱笆既可设置成与堤坝平行,即篱笆下端插入堤基,上端高出池水面50厘米以上,编连的横绳间距应大于25厘米;也可把竹条密扎插在上堤内侧上方,与堤身垂直,用塑料绳编连好,并每隔1米左右用木桩或毛竹加固。
还有的用聚乙烯网片作防逃材料。方法是每隔2米左右深插一根竹竿,用以支撑网片,网的下缘埋入堤坝内基,上缘设置向池内折成宽30厘米、夹角45度的倒刺网。
此外,**省还采用直径5厘米以上的塑料管,平行于堤顶,并贴靠于堤顶的稍下方,或在堤岸上用水泥瓦垂直竖立埋入堤基7厘米左右;或在池壁上缘设置反板等方法作为防逃设施。
2.防斗设施:为减少锯缘青蟹相互殴斗[殴斗是词语,拼音是ōu dòu,释义为凶狠、混乱和尖锐的格斗。]而造成的损伤,在蟹池中应设置一些障碍物[障碍物是能迟滞或阻止**行动的地形、地物和军事工程设施的统称。]和隐蔽物[隐蔽物:; 隐蔽物可以构成或直接成为野生动物的躲避场所,但不能简单理解为躲避场所,须是能满足野生动物的生理、形态结构及行为上长期进化所适应的生存环境。]等作为防斗设施。
在蟹池的滩面或沟中,席小竹枝或树枝排插成数行梅花桩、直线桩等障碍物。桩距20~50厘米,桩数视情况而定。可减少锯缘青蟹殴斗的机会,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根据各地的经验,在池内放置空心陶罐、陶管、水泥箱、缸片或薄石板架,建造人工洞*和蟹岛等作隐蔽物,以供锯缘青蟹栖息活动和蜕壳时隐蔽,对防止殴斗、减少相残有明显的效果。隐藏物既可增加锯缘青蟹栖息和活动空间,又可减少其相遇的机会,还可使锯缘青蟹逃避缺氧或水质**等情况,锯缘青蟹还可登上“蟹岛”和露水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