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养殖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靠天吃饭
[指依赖自然条件来过日子。],每年梅雨、降温或台风暴雨频发期正是养殖高峰期,一旦遇上这些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损失十分惨重,真是“一年哀愁一年喜”。自然天灾不可阻挡,但如何人为地避开灾害高发期,是获得养虾成功的关键技术
[亦称“关键动作”。]。浙江萧山三户虾农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采取“提前一个月
[《一个月》是一部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现实小说,作者是唐墨云。]大棚育苗,一年养两季”取得可喜成绩。今年,他们把部分池塘搭起保温棚,棚内水温比室外高6~8℃,3月底就在大棚池塘暂养320万尾虾苗,比传统育苗提前一个月。40天后,室外池温达20℃以上时,把幼虾投放到露天池塘。6月份台风期之前可以第一季
[“第一季”的称法,比“第一部”要时兴,能够很清晰的告诉观众,本电视剧是分成好几期制作的。]起捕,产品价格不菲;第二季
[《第二季》是上海辞书出版社于2009年1月1日出版的书籍,作者是何菲。]养殖,7月份在大棚培育的幼虾投入露天池塘,到9月下旬就可以上市,此时正值黄金季节。第二季的对虾是“白赚”的。
7月份萧山三户虾农第一季养殖的虾已捕完,每亩净利达1.2万元,是普通养殖户利润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