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霉病的病状和解决方案

水霉病[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跟人的皮肤病有些类似,出现这种病一定要及时治疗,以下是表现的症状和解决方案,供大家学习。
症状: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水霉菌[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无较大的子实体。]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种异常,当看到病状时,菌丝体已侵入鱼体伤口,向外生长。如因操作、运输不慎而使鱼体受伤[受伤,身体或物体部分地受到损伤。],低温造成冻伤,或寄生虫[寄生虫(parasite)指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高度退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细菌等感染造成原发病灶[定义机体上发生病变的部分。]时,霉菌的动孢子便从鱼体的伤口侵入,吸取皮肤里养料,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蔓延扩展,长成棉毛状的菌丝。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皮肤发生溃烂、组织坏死,同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终病弱死亡。
危害对象及流行条件:此病发生在20℃以下,的低水温季节,以早春、晚冬为流行。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水霉菌对寄生虫无严格的选择性,各养殖鱼类从鱼卵到成鱼均能被感染。密养的越冬池,春季塘水清瘦或处于饥饿状态的鱼,都易患水霉病。
防治方法:
预防:鱼类入池操作过程中要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入池前用“苗种浸泡剂”按1/5000的比例稀释后,药浴3分钟后再入池,入池后用“杀菌红”按每亩水面1米水深50毫升用量全池泼洒。避免在水温15℃以下处理养殖鱼类,以免鱼体冻伤及擦伤。
治疗: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杀菌红” 100~125毫升全池泼洒。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