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内陆生态养殖新技术

该项目实现[实现所属现代词,指的是使成为现实。]了**高度节水型、健康型、环保型、实用型的石斑鱼[石斑鱼(英语:Grouper),属鲈形目,体长椭圆形稍侧扁。]内陆生态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新技术模式。该项目已通过中试生产[生产(produce),指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亦称社会生产。]验证,技术基本成熟,完全有把握实施推广。
该项目的立意建立于目前海水鱼[海水鱼主要是指产自热带地区的海鱼,它们色彩特别艳丽,形状奇特,是观赏鱼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养殖产业的困境:
(1)沿岸海水污染,频繁发生赤潮;寄生虫危害严重,防治困难;
(2)一年中海水适宜于石斑鱼生长的水温较短,人工调控难,生长周期太长;
(3)台风、暴雨、潮汐和寒潮等自然灾害造成难以抗拒的损失;
(4)因人工配合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使用不便,不得不依赖成本高而害处多的野杂鱼为饲料,增加了中毒和病害的概率;
(5)海区可用于养殖的水面资源越来越少;
(6)产地(海区)与消费市场(城市)之间活鱼运输高成本且死亡损失较大。
项目特色:完全不用海水,采用独特的海水配方和配制方法,人工配制石斑鱼养殖用水。这是实现在远离海岸的内陆地区发展海产石斑鱼养殖产业的基本保障。
2、通过简易设施(采光温棚、调温控温和增氧)科学创新,实现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密度,增加饲料转化效率,反季节生产;该系统科学性在于既能充分保温,又能适量采光以满足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中光合浮游生物和分解性细菌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同时又能充分利用辐射热升温。生态温室养殖石斑鱼,可以降低自然气候异常变化对生产的影响,减少生产管理对自然气候的依赖。
3、生态养殖理念贯彻整个生产管理,实现节水型养虾、健康型养虾和环保效应,主要表现在:
a.养殖石斑鱼的水体良性循环,全过程完全不需换水——节水型;
b.建立养殖水体生态防病抗病机制,不使用任何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水体消毒药物和微生物制剂,实现商品鱼无药物残留,符合无公害[无公害,指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符合《国标》的产品,多指农产品。]水产品[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安全要求;
c.养殖场实现零排放,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4、独自开发合理的饲料配方,饲料加工和科学投喂方法。有效提高石斑鱼养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养殖技术指标:养殖密度和产量高,可以实现每立方养殖水体生产成鱼[成鱼,是淡水鱼的一种,皮滑,主要颜色为黑色和褐色,可以人工养殖。]5kg,或每亩水面生产成鱼1500kg以上;
2、缩短生长周期,即从鱼苗(规格50g/尾)养至成鱼(规格500g/尾),生产周期约需150天,当年投苗,当年养成上市。
3、生产成本低,主要表现在:
(1)饲料系数低于1.2,即养成500克成鱼只需饲料成本约人民币4.80元;
(2)不需加温,仅仅依靠大棚温室保温和利用辐射热实现当年9个月以上恒温养殖
(3)不需用药,仅仅依赖合理的水体生物结构实现防病抗病的天然屏障;
4、由于完全不用任何抗生素和其他治病药物,养成的成鱼品质优良,无药物残留,符合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