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养殖水平的提高,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红体病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种虾病。

“红体”是南美白对虾发生某些疾病后的一种表观现象。一些养殖者发现南美白对虾出现红体症状,往往认为是“桃拉综合症”,用药防治有时并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南美白对虾在发生桃拉综合症、弧菌病及环境突变等情况下,病虾在外观上都可表现红体现象。因此必须准确判断及鉴别南美白对虾发生红体症状的不同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南美白对虾四种红体现象及防治方法

1、细菌性红体

细菌性红体致病菌主要为副溶血弧菌和嗜水气单孢菌。病虾附肢变红,也称为红腿病。病虾活力下降,反应迟钝,在水面缓慢流动或沉底不动;病虾鳃部呈淡**,壳硬,肝胰脏无明显变异,肌体无黑斑,血淋巴液变稀薄。血细胞变少,凝固缓慢或不凝固。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虾池养殖密度大、养殖条件差的池塘。

治疗:全池泼洒**性小的杀菌药,如五黄精华素

[精华素,是护肤品中之极品,成分精致、功效强大、效果显著,始终保持着它拥有的高贵和神秘。]

、海龙

[海龙(Syngnathus)也称杨枝鱼、管口鱼。]

十亩碘、大黄流浸膏。第二天,泼洒应激

[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

解毒灵或者抗应激vc。

内服,在饲料中添加虫草多糖+海龙三黄粉+肝**+黄金**连喂5天,每天2次。

2、**性红体

**性红体致病**为桃拉**。一旦发病,会引起白对虾大量死亡。病虾体表呈淡红色,特别是尾扇及游泳足变红,故又称红尾病;病虾甲壳变软,易与肌肉分离,严重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黑斑,肝胰脏变性或糜烂,肠道发红肿胀。该病症往往具有一段潜伏期,早期症状不明显。潜伏期长短取决于环境条件和体质健康状况。随着水质的恶化,病虾不摄食或很少摄食,空胃个体较多,离水后很快死亡。

治疗:一是调整虾池水质平衡及稳定,减少应激全池泼洒五黄精华素,应急解毒灵,钙力神,抗应激vc,同时内服强化多糖+肝**+黄金**。定期使用解毒120,速解安,爽水宝调节水质,使用底加氧,超能底改,改良底质。

二是定期使用海龙高效碘进行水体消毒。

三是增强虾体免疫功能,饲料中添加抗应激vc+虫草多糖+钙力神+黄金**。

3、应激性红体 

当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子,如天气、盐度、pH值、水位差、氨氮及**酸盐

[**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

等,发生突变时,对虾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出现触须变红,尾扇的尖部变红等症状。有时人为捕捞、施药等工作也会导致虾体触须、尾扇甚至附肢发红。应激性红体多发于高温多雨的夏季,虾体触须上半部发红,尾扇也只有尾部发红。应激性红体现象可在短期内随着水体因子的稳定而消失。在应激期间,南美白对虾的自身免疫力急剧下降,此时很容易被细菌、**等侵染,继发细菌性疾病。

治疗:

(1)保持水体稳定性,定期使用海龙高浓芽孢菌或者硅藻多等保持藻相平衡。使得氨氮<0.2mg/L,**酸盐<0.05mg/L,pH值在7.8--8.7之间,水色黄褐色,绿色.

(2)选用温和的药物,如海龙十亩碘,五黄精华素进行消毒。如遇到中毒现象,立即泼洒解毒120/解毒倍爽。

(3)定期使用应急解毒灵,抗应激vc,添加强化多糖,提高虾体免疫力。

4、白斑综合性红体

主要是虾体疾病长期得不到改善,对虾体质虚弱,因此表现出红体病特征。其症状类似于应激性红体病,在对虾体内分离不到桃拉**,外界没有**并且水质条件良好,但红体病症状依然存在。前期出现白斑病,几天后伴发红体病症状,发病后期虾体皮下、甲壳及附肢都出现白色斑点或甲壳软化头胸甲易剥离、壳与真皮分离、外壳呈现深红色、肝胰腺发白肿大等现象。在对虾养殖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暴发,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2天~7天可使虾池全军覆没。

治疗:

上午外泼**性小的杀菌药物,五黄精华素,海龙十亩碘;内服强化多糖+肝**+海龙三黄粉+海龙肠鳃宁+抗应激vc连续喂5到7天,每天2到3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