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秋季
海参[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夏眠后开始下礁,但部分海参长时间夏眠没摄食,体质不好,且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底部的底栖硅藻丰度低于礁上,所以海参不下礁。改变排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方式也可部分解决海参不爱下礁的问题。
排换水方式:①当外海水水质好的情况下,少量多次[健身运动中,少量多次通常是指:使用小重量、小负荷进行较多次数的练习方法。]换水,做到有潮尽量换水,每次换水1/4左右。既将海水中的天然饵料[天然饵料,是一种用动物或则植物制作的钓鱼饵料。]尽可能多引入养殖池塘,解决天然饵料不足影响海参下礁的问题,又避免大量换水海参带来应激。
②尽量换潮中部水。潮头水虽然浮游生物、有机质多,但是受涂温的影响,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较高,进入池塘会提升水体温度,不利海参下礁;潮中部的水温要低一些,甚至略低于池塘水温,且天然饵料丰富。
③水位降至1.3m。利于水底部温度随着自然气温的下降而下降,尽快达到海参解除夏眠的水温。
秋季排换水方式,配合“底安”(改善底质环境)+“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该品为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熔点201℃(分解),无臭,无味,易溶于沸水(20g/100ml),略溶于冷水(3g/100ml,20℃),不溶于乙醇或**等有机溶剂。]”(增强海参体质)+“硅藻壮”(培养硅藻天然饵料)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1.4冬季
北方地区,海参池塘都要面临着冰封期这个难题。冰封时,海参处于冬眠状态,体质不好的海参易出现冰下化皮等现象,结冰[结冰又称冻结,指露天水面(包括蒸发皿中的水)冻结成冰,或江、河、湖、塘或近岸海面水冻结为冰的现象。]前有效的换排水方式能良好的改善此类情况。
此季排换水步骤:①结冰前,水位提升至1.8m,有效的控制了底部水温过低对海参的影响;②结冰时,冰面很薄,不能撑住人站立,应适当少量进排水,补充冰下海参对氧气的需求;③结厚冰时,应及时打冰窟窿[在北方寒冷地带,冬季因为食物或水源短缺,人们开凿冰面来捕鱼或者取水,在大块的冰面之间出现一大块水面,也就叫做冰窟窿。],以便及时补充氧气,或者用于曝气,在冰窟窿处配合投放“精博降解灵”或“碧水爽”时效果更佳;④结冰后池塘严禁大排大进,破坏了冰下稳定的水环境,容易引发病害。。
二.特殊情况的排换水方式
2.1遇到海水赤潮时,尽量不要换水。
赤潮时,海水带有一定的毒性。一旦将赤潮水引进池塘,易导致有害藻在池塘爆发,尽量不要换水。
2.2用水产投入品[投入品(Input)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任何资源都是投入品。]时的排换水
①肥水、补菌、调水、补充营养、改底、增氧等情况不需换水;
②消毒以及杀虫时一段时间后排换水,具体时间根据不同投入品来定;
③杀草时,比如“苔藻双杀”,用下后7—10天不换水,然后根据草死亡情况决定时间换。
2.3周围池塘出现海参大量肿嘴、化皮等病害现象时,不能换水。
2.4水源地石油污染时不能换水;
2.5池塘遭到油脂、硫酸铜等污染时,应大量换水,并配合“碧水爽”等解毒药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