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水肿病[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为营养性疾病,主要因为水体中含钙不足,导致蚌排泄功能失调所致,常发生于5、6月。养殖河蚌要注意水体的微量元素的补充。下面为大家介绍河蚌水肿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河蚌水肿病症状

发病初期,蚌壳后端微开,裂口约占腹缘口全长的1/4,两壳无法紧闭,喷水无力;病重时,出水孔[出水孔系位于海绵动物每一个体顶端的一个孔,与皮层中无数散在性存在之小孔相对应。]不能喷水只能滴水,外套膜[外套膜(mantle)是软体动物、腕足动物以及尾索动物覆盖体外的膜状物。]的**膜因积水而高鼓成流动状的水泡,无法排出水,外套膜的边缘膜成波浪状鼓胀;刺破水泡,有淡**黏液流出,有臭味;更严重的病蚌表现为**膜积水高鼓,闭壳肌[闭壳肌亦称肉柱。]失去闭壳能力,内脏囊、外套膜、斧足水肿透明。

河蚌水肿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介绍

河蚌水肿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河蚌水肿病的防治措施

(1)及时培育水质,使水体保持爽而肥,一般以石灰或钙肥来增加水质中的钙离子含量。

  (2)将吊养的病蚌取下,洗去壳表面污杂物,用针轻轻刺破**膜,排出积水,再用1%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该品为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熔点201℃(分解),无臭,无味,易溶于沸水(20g/100ml),略溶于冷水(3g/100ml,20℃),不溶于乙醇或**等有机溶剂。]配制成0.1%的**金霉素[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金色**晶体粉末,由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us)发酵产生,发酵液经酸化、过滤得沉淀物,溶解于乙醇后经酸析得粗品,经溶解、成盐得**盐结晶。]进行注射,注射剂量为每只蚌0.lml,之后,将病 蚌浸入1%-2%。的**金霉素溶液中15分钟,移至另一塘培养;隔天后,用相同方法再治疗一次;池水用的富氯或灭毒净消毒,用量参照使用说明,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河蚌水肿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介绍,仅供参考。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